厘金的讀音 厘金的意思
厘金 厘金,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國內貿易征稅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籌集餉需的方法,又名捐厘。中國自清代至中華民國初年征收的一種商業稅﹐因其初定稅率為1厘(1%)﹐故名厘金。又稱厘捐﹑厘金稅。 厘金創行于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實即一種值百抽一的商業稅,百分之一為一厘故稱厘金。在全國通行后,不僅課稅對象廣,稅率也極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有的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有部分貨物實行人量抽厘。
- 厘
- 金
“厘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í jīn]
- 漢字注音:
- ㄌㄧˊ ㄐㄧㄣ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厘金”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厘稅。參見:厘金
網絡解釋
厘金
厘金,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國內貿易征稅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籌集餉需的方法,又名捐厘。中國自清代至中華民國初年征收的一種商業稅﹐因其初定稅率為1厘(1%)﹐故名厘金。又稱厘捐﹑厘金稅。 厘金創行于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實即一種值百抽一的商業稅,百分之一為一厘故稱厘金。在全國通行后,不僅課稅對象廣,稅率也極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有的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有部分貨物實行人量抽厘。
“厘金”的單字解釋
【厘】:1.(某些計量單位的)百分之一:厘米。厘升。2.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b)質量或重量,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c)地積,10厘等于1分。3.利率,年利率1厘是每年百分之一,月利率1厘是每月千分之一。4.整理;治理:厘定。“釐”
【金】:1.俗稱金子。金屬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79。赤黃色,有光澤,質軟,延展性最強,化學性質穩定,易傳熱和導電。常用作合金、硬幣、裝飾品等。通稱黃金。2.金屬:五金。3.錢:現金。助學金。4.古指用金屬制的擊樂器:鳴金收兵。金鼓齊鳴。5.比喻尊貴、珍貴: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樣的顏色:金發(fà)。金燦燦。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顏部領袖阿骨打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后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1234年在南宋與蒙古軍聯合進攻下滅亡。
“厘金”的相關詞語
“厘金”造句
本文是國內關于厘金制研究的一項最新成果。
厘金為害之烈成為近代最大的禍患之一。
財政收入研究側重于外債、關稅與厘金,而對外賠款仍是財政支出研究的熱點。
厘金是清后期產生的一種內地商業稅.
基本思路:首先研究厘金制度起源,即從晚清財政體制的角度,分析厘金制度被采行的緣由和被推廣的原因。
蕪湖米市的盛衰,與厘金制度的設廢有著密切的關聯。
但也大大激發了厘金局收稅的沖動,于是出現短到十余里就設卡收稅的情況,由于有“比較”,各局員競爭性收稅,結果導致嚴重苛斂。
他公開為欠租的佃農叫苦,公開為被追收厘金的紡織機匠叫屈,他拼著老命為吳縣西山四千八百萬畝附征田加征全額稅賦之事對上抗爭。
他原想在賬目上找岔子,安個“貪贓枉法”的罪名,名正言順奪回厘金局,無奈李準賬目滴水不漏。
比他小兩歲的弟弟榮德生在14歲時到上海通順錢莊當學徒,3年學徒生涯練就了一把鐵算盤,一手好書法,滿師后跟隨父親到廣東三河縣河口厘金局任賬房。
* 厘金的讀音是:lí jīn,厘金的意思:厘金 厘金,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國內貿易征稅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籌集餉需的方法,又名捐厘。中國自清代至中華民國初年征收的一種商業稅﹐因其初定稅率為1厘(1%)﹐故名厘金。又稱厘捐﹑厘金稅。 厘金創行于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實即一種值百抽一的商業稅,百分之一為一厘故稱厘金。在全國通行后,不僅課稅對象廣,稅率也極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有的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有部分貨物實行人量抽厘。
基本解釋
即厘稅。參見:厘金厘金
厘金,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國內貿易征稅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籌集餉需的方法,又名捐厘。中國自清代至中華民國初年征收的一種商業稅﹐因其初定稅率為1厘(1%)﹐故名厘金。又稱厘捐﹑厘金稅。 厘金創行于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實即一種值百抽一的商業稅,百分之一為一厘故稱厘金。在全國通行后,不僅課稅對象廣,稅率也極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有的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有部分貨物實行人量抽厘。【厘】:1.(某些計量單位的)百分之一:厘米。厘升。2.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b)質量或重量,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c)地積,10厘等于1分。3.利率,年利率1厘是每年百分之一,月利率1厘是每月千分之一。4.整理;治理:厘定。“釐”
【金】:1.俗稱金子。金屬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79。赤黃色,有光澤,質軟,延展性最強,化學性質穩定,易傳熱和導電。常用作合金、硬幣、裝飾品等。通稱黃金。2.金屬:五金。3.錢:現金。助學金。4.古指用金屬制的擊樂器:鳴金收兵。金鼓齊鳴。5.比喻尊貴、珍貴: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樣的顏色:金發(fà)。金燦燦。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顏部領袖阿骨打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后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1234年在南宋與蒙古軍聯合進攻下滅亡。
本文是國內關于厘金制研究的一項最新成果。
厘金為害之烈成為近代最大的禍患之一。
財政收入研究側重于外債、關稅與厘金,而對外賠款仍是財政支出研究的熱點。
厘金是清后期產生的一種內地商業稅.
基本思路:首先研究厘金制度起源,即從晚清財政體制的角度,分析厘金制度被采行的緣由和被推廣的原因。
蕪湖米市的盛衰,與厘金制度的設廢有著密切的關聯。
但也大大激發了厘金局收稅的沖動,于是出現短到十余里就設卡收稅的情況,由于有“比較”,各局員競爭性收稅,結果導致嚴重苛斂。
他公開為欠租的佃農叫苦,公開為被追收厘金的紡織機匠叫屈,他拼著老命為吳縣西山四千八百萬畝附征田加征全額稅賦之事對上抗爭。
他原想在賬目上找岔子,安個“貪贓枉法”的罪名,名正言順奪回厘金局,無奈李準賬目滴水不漏。
比他小兩歲的弟弟榮德生在14歲時到上海通順錢莊當學徒,3年學徒生涯練就了一把鐵算盤,一手好書法,滿師后跟隨父親到廣東三河縣河口厘金局任賬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