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狀的讀音 反狀的意思
反狀 fǎn zhuànɡ 謀反的情況。《新唐書·李峴傳》:“楊國忠使客騫昂、何盈擿安祿山陰事,諷京兆捕其第,得安岱、李方來等與祿山反狀,縊殺之。”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宗藩·郡王謀叛貸命》:“上遣駙馬焦敬、內臣李琮往徵之,煠時未有兵,束手就道。比至,鞫於廷,俱伏反狀。”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二·酈道元》:“時蕭寳寅在關中,反狀已露。”
- 反
- 狀
“反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ǎn zhuàng]
- 漢字注音:
- ㄈㄢˇ ㄓㄨㄤˋ
- 簡繁字形:
- 反狀
- 是否常用:
- 否
“反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謀反的情況。
網絡解釋
反狀
fǎn zhuànɡ
謀反的情況。《新唐書·李峴傳》:“楊國忠使客騫昂、何盈擿安祿山陰事,諷京兆捕其第,得安岱、李方來等與祿山反狀,縊殺之。”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宗藩·郡王謀叛貸命》:“上遣駙馬焦敬、內臣李琮往徵之,煠時未有兵,束手就道。比至,鞫於廷,俱伏反狀。”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二·酈道元》:“時蕭寳寅在關中,反狀已露。”
“反狀”的單字解釋
【反】:1.顛倒的;方向相背的。與“正”相對: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動派:肅反。3.反抗;反對: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轉:反復。反敗為勝。5.推及:舉一反三。6.回;還:反擊。反問。7.副詞。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8.古同“返”。
【狀】:1.形狀;樣子:狀態。奇形怪狀。2.情況:狀況。病狀。罪狀。3.陳述或描摹:狀語。不可名狀。4.陳述事件或記載事跡的文字:供狀。行狀。5.指訴狀:狀紙。告狀。6.褒獎、委任等文件:獎狀。委任狀。
“反狀”的相關詞語
* 反狀的讀音是:fǎn zhuàng,反狀的意思:反狀 fǎn zhuànɡ 謀反的情況。《新唐書·李峴傳》:“楊國忠使客騫昂、何盈擿安祿山陰事,諷京兆捕其第,得安岱、李方來等與祿山反狀,縊殺之。”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宗藩·郡王謀叛貸命》:“上遣駙馬焦敬、內臣李琮往徵之,煠時未有兵,束手就道。比至,鞫於廷,俱伏反狀。”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二·酈道元》:“時蕭寳寅在關中,反狀已露。”
基本解釋
謀反的情況。反狀
fǎn zhuànɡ謀反的情況。《新唐書·李峴傳》:“楊國忠使客騫昂、何盈擿安祿山陰事,諷京兆捕其第,得安岱、李方來等與祿山反狀,縊殺之。”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宗藩·郡王謀叛貸命》:“上遣駙馬焦敬、內臣李琮往徵之,煠時未有兵,束手就道。比至,鞫於廷,俱伏反狀。”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二·酈道元》:“時蕭寳寅在關中,反狀已露。”
【反】:1.顛倒的;方向相背的。與“正”相對: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動派:肅反。3.反抗;反對: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轉:反復。反敗為勝。5.推及:舉一反三。6.回;還:反擊。反問。7.副詞。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8.古同“返”。
【狀】:1.形狀;樣子:狀態。奇形怪狀。2.情況:狀況。病狀。罪狀。3.陳述或描摹:狀語。不可名狀。4.陳述事件或記載事跡的文字:供狀。行狀。5.指訴狀:狀紙。告狀。6.褒獎、委任等文件:獎狀。委任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