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隸的讀音 司隸的意思
司隸 (古地域名)古代地名,古時指長安、洛陽,各朝各代為不同地域。亦是周代、漢代官名,至唐代被廢除。
- 司
- 隸
“司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ī lì]
- 漢字注音:
- ㄙ ㄌㄧˋ
- 簡繁字形:
- 司隸
- 是否常用:
- 否
“司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官名。《周禮》秋官之屬。漢武帝置司隸校尉,領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蠱,督察大奸猾。后罷其兵,改察三輔﹑三河﹑弘農七郡。哀帝時稱司隸,東漢復舊稱,仍察七郡。魏晉以后沿用,唐廢。參閱《通典.職官十四》。 辭典解釋
司隸 sī lì ㄙ ㄌㄧˋ 職官名。《周禮》秋官之屬,以給勞役,捕盜賊。
漢代司隸校尉的簡稱。參見「司隸校尉」條。
網絡解釋
司隸 (古地域名)
古代地名,古時指長安、洛陽,各朝各代為不同地域。亦是周代、漢代官名,至唐代被廢除。
“司隸”的單字解釋
【司】:1.主持;操作;經營:司機。司爐。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級機關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部低,比處高):人事司。外交部禮賓司。3.姓。
“司隸”的相關詞語
* 司隸的讀音是:sī lì,司隸的意思:司隸 (古地域名)古代地名,古時指長安、洛陽,各朝各代為不同地域。亦是周代、漢代官名,至唐代被廢除。
基本解釋
官名。《周禮》秋官之屬。漢武帝置司隸校尉,領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蠱,督察大奸猾。后罷其兵,改察三輔﹑三河﹑弘農七郡。哀帝時稱司隸,東漢復舊稱,仍察七郡。魏晉以后沿用,唐廢。參閱《通典.職官十四》。辭典解釋
司隸 sī lì ㄙ ㄌㄧˋ職官名。《周禮》秋官之屬,以給勞役,捕盜賊。
漢代司隸校尉的簡稱。參見「司隸校尉」條。
司隸 (古地域名)
古代地名,古時指長安、洛陽,各朝各代為不同地域。亦是周代、漢代官名,至唐代被廢除。【司】:1.主持;操作;經營:司機。司爐。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級機關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部低,比處高):人事司。外交部禮賓司。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