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縱的讀音 合縱的意思
合縱 合縱hézòng[vertical integration] 又寫作“合從”。戰國時期,蘇秦游說六國諸侯實行縱向聯合,一起對抗強大的秦國的政策。但后來被秦國范雎的遠交近攻所打斷。 提倡者為縱橫家公孫衍、蘇秦等人,最后被連橫計所破解。當時戰國七雄中以秦國實力最強,嚴重威脅山東六國的生存。一共有四次合縱攻秦戰爭,第一次為公孫衍倡導、楚懷王主盟的楚魏韓趙燕五國攻秦之戰(前318年),第二次為孟嘗君倡導、齊湣王主盟的齊魏韓三國攻秦之戰(前296年),第三次為信陵君倡導的魏趙楚韓燕五國攻秦之戰(前247年),第四次是趙國將軍龐煖倡導的趙楚燕魏四國攻秦之戰(前241年)。 合縱并不一定針對秦國:前288年,齊秦并稱東西帝,蘇秦勸齊湣王放棄帝號。前287年,趙國李兌、齊國蘇秦倡導齊趙韓魏楚五國合縱抗秦,結果齊湣王出兵滅了宋國,引起列國的不滿,將矛頭轉向齊國。前286年,燕韓趙魏秦五國合縱攻打齊國,齊國幾乎滅亡。 根據《史記·蘇秦列傳》,蘇秦在游說秦惠文王連橫不成后,轉而游說六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合縱之勢形成,蘇秦掌六國宰相印,然而各國之間也存在大小矛盾,蘇秦因故被齊國人刺殺,合縱聯盟隨之瓦解。
- 合
- 縱
“合縱”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é zòng]
- 漢字注音:
- ㄏㄜˊ ㄗㄨㄥˋ
- 簡繁字形:
- 合縱
- 是否常用:
- 否
“合縱”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合縱 hézòng
[vertical integration] 又寫作“合從”。戰國時蘇秦游說六國諸侯實行縱向聯合與秦國對抗的政策。南北為縱,東西為橫。參見“連橫”條
合縱于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與楚合縱。
合縱者為楚。
合從締交,相與為一。——《史記·魏公子列傳》
辭典解釋
合縱 hé zōng ㄏㄜˊ ㄗㄨㄥ 戰國時蘇秦倡導聯合六國共同抵抗秦國的政策。也作「合從」。
反義詞
連橫英語 Vertical Alliance, clique of the School of Diplomacy 縱橫家|縱橫家[Zong4 heng2 jia1]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25-221 BC)?
網絡解釋
合縱
合縱hézòng[vertical integration] 又寫作“合從”。戰國時期,蘇秦游說六國諸侯實行縱向聯合,一起對抗強大的秦國的政策。但后來被秦國范雎的遠交近攻所打斷。
提倡者為縱橫家公孫衍、蘇秦等人,最后被連橫計所破解。當時戰國七雄中以秦國實力最強,嚴重威脅山東六國的生存。一共有四次合縱攻秦戰爭,第一次為公孫衍倡導、楚懷王主盟的楚魏韓趙燕五國攻秦之戰(前318年),第二次為孟嘗君倡導、齊湣王主盟的齊魏韓三國攻秦之戰(前296年),第三次為信陵君倡導的魏趙楚韓燕五國攻秦之戰(前247年),第四次是趙國將軍龐煖倡導的趙楚燕魏四國攻秦之戰(前241年)。
合縱并不一定針對秦國:前288年,齊秦并稱東西帝,蘇秦勸齊湣王放棄帝號。前287年,趙國李兌、齊國蘇秦倡導齊趙韓魏楚五國合縱抗秦,結果齊湣王出兵滅了宋國,引起列國的不滿,將矛頭轉向齊國。前286年,燕韓趙魏秦五國合縱攻打齊國,齊國幾乎滅亡。
根據《史記·蘇秦列傳》,蘇秦在游說秦惠文王連橫不成后,轉而游說六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合縱之勢形成,蘇秦掌六國宰相印,然而各國之間也存在大小矛盾,蘇秦因故被齊國人刺殺,合縱聯盟隨之瓦解。
“合縱”的單字解釋
【合】:[hé]1.閉;合攏: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結合到一起;湊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對):合辦。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團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計:一公頃合十五市畝。這件衣服連工帶料合多少錢?6.應當;應該:理合聲明。7.舊小說中指交戰的回合:大戰三十余合。8.在太陽系中,當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成一直線,并且地球不在太陽與該行星之間的位置時,叫做合。9.姓。10.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閤”[gě]1.容量單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糧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圓筒形,多用木頭或竹筒制成。
“合縱”的相關詞語
* 合縱的讀音是:hé zòng,合縱的意思:合縱 合縱hézòng[vertical integration] 又寫作“合從”。戰國時期,蘇秦游說六國諸侯實行縱向聯合,一起對抗強大的秦國的政策。但后來被秦國范雎的遠交近攻所打斷。 提倡者為縱橫家公孫衍、蘇秦等人,最后被連橫計所破解。當時戰國七雄中以秦國實力最強,嚴重威脅山東六國的生存。一共有四次合縱攻秦戰爭,第一次為公孫衍倡導、楚懷王主盟的楚魏韓趙燕五國攻秦之戰(前318年),第二次為孟嘗君倡導、齊湣王主盟的齊魏韓三國攻秦之戰(前296年),第三次為信陵君倡導的魏趙楚韓燕五國攻秦之戰(前247年),第四次是趙國將軍龐煖倡導的趙楚燕魏四國攻秦之戰(前241年)。 合縱并不一定針對秦國:前288年,齊秦并稱東西帝,蘇秦勸齊湣王放棄帝號。前287年,趙國李兌、齊國蘇秦倡導齊趙韓魏楚五國合縱抗秦,結果齊湣王出兵滅了宋國,引起列國的不滿,將矛頭轉向齊國。前286年,燕韓趙魏秦五國合縱攻打齊國,齊國幾乎滅亡。 根據《史記·蘇秦列傳》,蘇秦在游說秦惠文王連橫不成后,轉而游說六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合縱之勢形成,蘇秦掌六國宰相印,然而各國之間也存在大小矛盾,蘇秦因故被齊國人刺殺,合縱聯盟隨之瓦解。
基本解釋
合縱 hézòng
[vertical integration] 又寫作“合從”。戰國時蘇秦游說六國諸侯實行縱向聯合與秦國對抗的政策。南北為縱,東西為橫。參見“連橫”條
合縱于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與楚合縱。
合縱者為楚。
合從締交,相與為一。——《史記·魏公子列傳》
辭典解釋
合縱 hé zōng ㄏㄜˊ ㄗㄨㄥ戰國時蘇秦倡導聯合六國共同抵抗秦國的政策。也作「合從」。
反義詞
連橫英語 Vertical Alliance, clique of the School of Diplomacy 縱橫家|縱橫家[Zong4 heng2 jia1]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25-221 BC)?
合縱
合縱hézòng[vertical integration] 又寫作“合從”。戰國時期,蘇秦游說六國諸侯實行縱向聯合,一起對抗強大的秦國的政策。但后來被秦國范雎的遠交近攻所打斷。提倡者為縱橫家公孫衍、蘇秦等人,最后被連橫計所破解。當時戰國七雄中以秦國實力最強,嚴重威脅山東六國的生存。一共有四次合縱攻秦戰爭,第一次為公孫衍倡導、楚懷王主盟的楚魏韓趙燕五國攻秦之戰(前318年),第二次為孟嘗君倡導、齊湣王主盟的齊魏韓三國攻秦之戰(前296年),第三次為信陵君倡導的魏趙楚韓燕五國攻秦之戰(前247年),第四次是趙國將軍龐煖倡導的趙楚燕魏四國攻秦之戰(前241年)。
合縱并不一定針對秦國:前288年,齊秦并稱東西帝,蘇秦勸齊湣王放棄帝號。前287年,趙國李兌、齊國蘇秦倡導齊趙韓魏楚五國合縱抗秦,結果齊湣王出兵滅了宋國,引起列國的不滿,將矛頭轉向齊國。前286年,燕韓趙魏秦五國合縱攻打齊國,齊國幾乎滅亡。
根據《史記·蘇秦列傳》,蘇秦在游說秦惠文王連橫不成后,轉而游說六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合縱之勢形成,蘇秦掌六國宰相印,然而各國之間也存在大小矛盾,蘇秦因故被齊國人刺殺,合縱聯盟隨之瓦解。
【合】:[hé]1.閉;合攏: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結合到一起;湊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對):合辦。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團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計:一公頃合十五市畝。這件衣服連工帶料合多少錢?6.應當;應該:理合聲明。7.舊小說中指交戰的回合:大戰三十余合。8.在太陽系中,當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成一直線,并且地球不在太陽與該行星之間的位置時,叫做合。9.姓。10.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閤”[gě]1.容量單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糧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圓筒形,多用木頭或竹筒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