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詞的讀音 后置詞的意思
后置詞 后置詞(postposition)在文法里是一種介詞或助詞,其作用為建立受詞與句子中其他部分的關系,通常用來表示位置、時間、作用對象或行為主體等。
- 后
- 置
- 詞
“后置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òu zhì cí]
- 漢字注音:
- ㄏㄡˋ ㄓˋ ㄘˊ
- 簡繁字形:
- 後置詞
- 是否常用:
- 是
“后置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后置詞 hòuzhìcí
(1) [postposition]∶后置的詞或詞綴;尤指有前置詞功能的詞或后綴(如在 cityward 中的 -ward )
(2) [postpositive]∶后置的詞
網絡解釋
后置詞
后置詞(postposition)在文法里是一種介詞或助詞,其作用為建立受詞與句子中其他部分的關系,通常用來表示位置、時間、作用對象或行為主體等。
“后置詞”的單字解釋
【后】:1.方位詞。在背面的(指空間,跟“前”相對):后門。村前村后。2.方位詞。未來的;較晚的(指時間,跟“前、先”相對):后天。日后。后輩。先來后到。3.方位詞。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對):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孫等:無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稱君主:商之先后。7.姓。
【置】:1.擱;放:安置。擱置。漠然置之。置之不理。置諸腦后。2.設立;布置:裝置。設置。3.購置:添置。置一些用具。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
“后置詞”的相關成語
“后置詞”的相關詞語
* 后置詞的讀音是:hòu zhì cí,后置詞的意思:后置詞 后置詞(postposition)在文法里是一種介詞或助詞,其作用為建立受詞與句子中其他部分的關系,通常用來表示位置、時間、作用對象或行為主體等。
基本解釋
后置詞 hòuzhìcí
(1) [postposition]∶后置的詞或詞綴;尤指有前置詞功能的詞或后綴(如在 cityward 中的 -ward )
(2) [postpositive]∶后置的詞
后置詞
后置詞(postposition)在文法里是一種介詞或助詞,其作用為建立受詞與句子中其他部分的關系,通常用來表示位置、時間、作用對象或行為主體等。
【后】:1.方位詞。在背面的(指空間,跟“前”相對):后門。村前村后。2.方位詞。未來的;較晚的(指時間,跟“前、先”相對):后天。日后。后輩。先來后到。3.方位詞。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對):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孫等:無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稱君主:商之先后。7.姓。
【置】:1.擱;放:安置。擱置。漠然置之。置之不理。置諸腦后。2.設立;布置:裝置。設置。3.購置:添置。置一些用具。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