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裝的讀音 吳裝的意思
吳裝 吳裝亦稱“吳家樣”。中國畫的一種淡著色風格。相傳始于唐吳道子的人物畫,故名。吳裝:蘇揚兩地裝裱歷經明清數百年,承前啟后,名池全國,號稱吳裝。其裱件平挺柔軟,鑲料配色文靜,裝制切貼,整舊得法。《裝潢志》謂:“王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裝潢”。明代胡應麟《少寶山房筆叢》有吳裝最善,他處無及”。
- 吳
- 裝
“吳裝”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ú zhuāng]
- 漢字注音:
- ㄨˊ ㄓㄨㄤ
- 簡繁字形:
- 吳裝
- 是否常用:
- 否
“吳裝”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吳妝"。 2.指中國畫的一種淡著色風格,相傳始于唐吳道子的人物畫,故名。 3.形容色彩淡雅者。
網絡解釋
吳裝
吳裝亦稱“吳家樣”。中國畫的一種淡著色風格。相傳始于唐吳道子的人物畫,故名。吳裝:蘇揚兩地裝裱歷經明清數百年,承前啟后,名池全國,號稱吳裝。其裱件平挺柔軟,鑲料配色文靜,裝制切貼,整舊得法。《裝潢志》謂:“王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裝潢”。明代胡應麟《少寶山房筆叢》有吳裝最善,他處無及”。
“吳裝”的單字解釋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裝】:1.修飾;打扮;化裝:裝飾。裝點。他裝老頭兒。2.服裝:新裝。冬裝。軍裝。中山裝。3.行裝:輕裝。整裝待發。4.演員化裝時穿戴涂抹的東西:卸裝。5.假裝:裝模作樣。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裝懂。6.姓。7.把東西放進器物內;把物品放在運輸工具上:裝箱。裝車。8.裝配;安裝:裝訂。裝電燈。機器已經裝好了。
“吳裝”的相關詞語
* 吳裝的讀音是:wú zhuāng,吳裝的意思:吳裝 吳裝亦稱“吳家樣”。中國畫的一種淡著色風格。相傳始于唐吳道子的人物畫,故名。吳裝:蘇揚兩地裝裱歷經明清數百年,承前啟后,名池全國,號稱吳裝。其裱件平挺柔軟,鑲料配色文靜,裝制切貼,整舊得法。《裝潢志》謂:“王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裝潢”。明代胡應麟《少寶山房筆叢》有吳裝最善,他處無及”。
基本解釋
1.亦作"吳妝"。 2.指中國畫的一種淡著色風格,相傳始于唐吳道子的人物畫,故名。 3.形容色彩淡雅者。吳裝
吳裝亦稱“吳家樣”。中國畫的一種淡著色風格。相傳始于唐吳道子的人物畫,故名。吳裝:蘇揚兩地裝裱歷經明清數百年,承前啟后,名池全國,號稱吳裝。其裱件平挺柔軟,鑲料配色文靜,裝制切貼,整舊得法。《裝潢志》謂:“王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裝潢”。明代胡應麟《少寶山房筆叢》有吳裝最善,他處無及”。【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裝】:1.修飾;打扮;化裝:裝飾。裝點。他裝老頭兒。2.服裝:新裝。冬裝。軍裝。中山裝。3.行裝:輕裝。整裝待發。4.演員化裝時穿戴涂抹的東西:卸裝。5.假裝:裝模作樣。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裝懂。6.姓。7.把東西放進器物內;把物品放在運輸工具上:裝箱。裝車。8.裝配;安裝:裝訂。裝電燈。機器已經裝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