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身的讀音 告身的意思
告身 古代授官的憑信,類似后世的任命狀。 北周時已有此稱。 宋亦名 “官告”。《通典》卷十五載唐代選補官員之制云:先簡仆射,乃上門下省,給事中讀之,黃門侍郎省之,侍中審之,不審者皆得駁下,既審然后上聞,主者受旨而奉行焉。各給以符而印其上,謂之告身,其文曰尚書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給之。武官則受于兵部。
- 告
- 身
“告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ào shēn]
- 漢字注音:
- ㄍㄠˋ ㄕㄣ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告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代授官的文憑。 辭典解釋
告身 gào shēn ㄍㄠˋ ㄕㄣ 唐代朝廷任命官員的符。即現代的委任狀或文憑。《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而今空名大將軍告身,只換得一醉。刺史也不難的,只要通得關節。」也作「告劄」、「官告」。
網絡解釋
告身
古代授官的憑信,類似后世的任命狀。 北周時已有此稱。 宋亦名 “官告”。《通典》卷十五載唐代選補官員之制云:先簡仆射,乃上門下省,給事中讀之,黃門侍郎省之,侍中審之,不審者皆得駁下,既審然后上聞,主者受旨而奉行焉。各給以符而印其上,謂之告身,其文曰尚書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給之。武官則受于兵部。
“告身”的單字解釋
【告】:1.把事情向人陳述、解說:告訴。告知。廣告。報告。通告。忠告。2.向國家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告狀。到法院去告他。3.為了某事而請求:告假。告貸。4.表明:告辭。自告奮勇。5.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的實現:告成。告罄。告一段落。事情已告結束。6.姓。
【身】: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
“告身”的相關詞語
* 告身的讀音是:gào shēn,告身的意思:告身 古代授官的憑信,類似后世的任命狀。 北周時已有此稱。 宋亦名 “官告”。《通典》卷十五載唐代選補官員之制云:先簡仆射,乃上門下省,給事中讀之,黃門侍郎省之,侍中審之,不審者皆得駁下,既審然后上聞,主者受旨而奉行焉。各給以符而印其上,謂之告身,其文曰尚書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給之。武官則受于兵部。
基本解釋
1.古代授官的文憑。辭典解釋
告身 gào shēn ㄍㄠˋ ㄕㄣ唐代朝廷任命官員的符。即現代的委任狀或文憑。《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而今空名大將軍告身,只換得一醉。刺史也不難的,只要通得關節。」也作「告劄」、「官告」。
告身
古代授官的憑信,類似后世的任命狀。 北周時已有此稱。 宋亦名 “官告”。《通典》卷十五載唐代選補官員之制云:先簡仆射,乃上門下省,給事中讀之,黃門侍郎省之,侍中審之,不審者皆得駁下,既審然后上聞,主者受旨而奉行焉。各給以符而印其上,謂之告身,其文曰尚書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給之。武官則受于兵部。【告】:1.把事情向人陳述、解說:告訴。告知。廣告。報告。通告。忠告。2.向國家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告狀。到法院去告他。3.為了某事而請求:告假。告貸。4.表明:告辭。自告奮勇。5.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的實現:告成。告罄。告一段落。事情已告結束。6.姓。
【身】: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