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周禮的讀音 周禮的意思

    周禮 (儒家經典)《周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世傳為周公旦所著,但實際上成書于兩漢之間。《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民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經學大師鄭玄為《周禮》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鄭玄的崇高學術聲望,《周禮》一躍而居《三禮》之首,成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禮》在漢代最初名為《周官》,始見于《史記·封禪書》。《周禮》中記載先秦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無所不包,堪稱為中國文化史之寶庫。 周禮 (詞語)周禮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儒家經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減排比而成的匯編。
    • zhōu

    “周禮”的讀音

    拼音讀音
    [zhōu lǐ]
    漢字注音:
    ㄓㄡ ㄌㄧˇ
    簡繁字形:
    周禮
    是否常用:

    “周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周禮 Zhōulǐ

    [Zhou Li——a classical book in ancient China] 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儒家經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減排比而成的匯編

    《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引語見《周禮·秋官·小官寇》,原文是“小司寇之職,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清· 劉開《問說》

    辭典解釋

    周禮  zhōu lǐ  ㄓㄡ ㄌㄧˇ  

    書名。相傳為周公攝政后所撰,漢武帝時河間獻王從山崖、墻壁中搜得,其后劉歆獻給王莽,流傳至今。《十三經注疏本》為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孫詒讓有《周禮正義》。此書擬周室的官制,本名《周官》,自劉歆始名《周禮》,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冬官司空早佚,漢時補入考工記一篇。

    網絡解釋

    周禮 (儒家經典)

    《周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世傳為周公旦所著,但實際上成書于兩漢之間。《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民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經學大師鄭玄為《周禮》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鄭玄的崇高學術聲望,《周禮》一躍而居《三禮》之首,成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禮》在漢代最初名為《周官》,始見于《史記·封禪書》。《周禮》中記載先秦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無所不包,堪稱為中國文化史之寶庫。

    周禮 (詞語)

    周禮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儒家經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減排比而成的匯編。
    周禮

    “周禮”的單字解釋

    】: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1.社會生活中由于風俗習慣而形成的為大家共同遵守的儀式:婚禮。喪禮。2.表示尊敬的言語或動作:禮節。敬個禮。3.禮物:送禮。獻禮。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4.以禮相待:禮賢下士。5.姓。

    “周禮”的相關詞語

    “周禮”造句

    周禮國學文明載,先祖懿德澤后脈;孔融讓梨仁義懷,丹心效國忠長在;為人師表臻至善,桃李芬芳處處開;正氣修身揚四海,文明短信報春來!

    翰墨遄飛,淵藪文明,尚周禮而惟信;見賢思齊,握瑜懷瑾,齊修身而躬行;正氣風清,傳遞愛心,襄長福而太平;國學孝經,流芳潤德,筑和諧而長興!

    這個學說為周禮所吸收,并據此把箕子朝鮮建成東方君子國。

    周代史官與周禮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孔子推崇周禮,而喪祭之禮侍奉的對象即鬼神,所以孔子不能明言否定鬼神,其無神論觀念在禮學中處于兩難境遇。

    新水平教堂并沒有打算將微博客作為每周禮拜的一個正式環節,不過哈恩牧師建議教眾們說:“如果上帝引導你以這種方式做禮拜,那么就沒有理由不這樣做”。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周禮盛大繁瑣,貴族普遍“不悅學”和“不能相禮”。

    總司理本周需外出加入一個展銷會,故原定于這周禮拜四召開的會議需推遲到下周禮拜五開。

    先生前雖有《殷周禮樂器考略》一文發凡起例,但嫌過于簡略,故自1933年起,以8年之力,昕夕耕耘。

    據《周禮》,賓禮就是天子、諸侯接待賓客的禮儀,其名目有六種:‘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

    * 周禮的讀音是:zhōu lǐ,周禮的意思:周禮 (儒家經典)《周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世傳為周公旦所著,但實際上成書于兩漢之間。《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民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經學大師鄭玄為《周禮》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鄭玄的崇高學術聲望,《周禮》一躍而居《三禮》之首,成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禮》在漢代最初名為《周官》,始見于《史記·封禪書》。《周禮》中記載先秦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無所不包,堪稱為中國文化史之寶庫。 周禮 (詞語)周禮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儒家經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減排比而成的匯編。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