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畢勒罕的讀音 呼畢勒罕的意思
呼畢勒罕 亦作"呼必勒罕" 呼畢勒罕 拼音: 解釋: 1.亦作"呼必勒罕"。 2.蒙語xubilgan音譯。意為轉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轉世再生,亦指活佛傳位的制度。
- 呼
- 畢
- 勒
- 罕
“呼畢勒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ū bì lè hǎn]
- 漢字注音:
- ㄏㄨ ㄅㄧˋ ㄌㄜˋ ㄏㄢˇ
- 簡繁字形:
- 呼畢勒罕
- 是否常用:
- 否
“呼畢勒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呼必勒罕"。 2.蒙語xubilgan音譯。意為轉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轉世再生,亦指活佛傳位的制度。 辭典解釋
呼畢勒罕 hū bì lè hǎn ㄏㄨ ㄅㄧˋ ㄌㄜˋ ㄏㄢˇ 自在轉生,即「再來人」之意。譯自蒙古語。指身死之后,能不昧本性,寄胎轉生,復就其前世職位,使靈魂具一新肉體。乃是喇嘛教中活佛傳位的制度。也譯作「呼弼勒罕」。
網絡解釋
呼畢勒罕
亦作"呼必勒罕"
呼畢勒罕 拼音: 解釋: 1.亦作"呼必勒罕"。 2.蒙語xubilgan音譯。意為轉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轉世再生,亦指活佛傳位的制度。
“呼畢勒罕”的單字解釋
【呼】:1.生物體把體內的氣體排出體外(跟“吸”相對):呼吸。呼出一口氣。2.大聲喊:呼聲。歡呼。呼口號。大聲疾呼。3.叫;叫人來:直呼其名。一呼百諾。呼之即來,揮之即去。4.姓。5.形容風聲等:北風呼呼地吹。
【畢】:1.古代用以捕捉鳥﹑兔的長柄小網。《說文解字》:“畢,田網也。”段玉裁注:“謂田獵之網也。”《莊子·胠篋》:“夫弓弩畢弋機變之知多;則鳥亂於上矣。”2.簡札。《爾雅·釋器》:“簡謂之畢。”邢昺疏:“簡,竹簡也。古未有紙,載文於簡,謂之簡扎,一名畢。”《禮記·學記》:“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3.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字彙·田部》:“畢,宿名。畢八星,二星直上如柄,六星曲為兩行。張其口。”《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月離于畢,俾滂沱矣。”《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4.姓。如宋代有畢昇,清代有畢沅。5.用網捕捉。《詩經·小雅·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毛亨注:“於其飛乃畢掩而羅之。”6.結束﹑終止:今日事,今日畢。《孟子·滕文公上》:“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唐·元稹《鶯鶯傳》:“言畢,翩然而逝。”7.全部﹑一齊:原形畢露;群賢畢至。唐·韓愈《進學解》:“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
【勒】:[lè]1.帶嚼子的馬籠頭。2.收住韁繩不讓騾馬等前進:懸崖勒馬。3.強制;逼迫:勒令。勒派。勒索。4.統率:親勒六軍。5.姓。6.雕刻:勒石。勒碑。7.勒克斯的簡稱。1流(流明)的光通量均勻地照在1平方米面積上時的光照度是1勒。[lēi]用繩子等捆住或套住,再用力拉緊;系緊:行李沒有捆緊,再勒一勒。中間再勒根繩子就不會散了。襪帶兒太緊,勒得腿肚子不舒服。
【罕】:1.稀少:稀罕。罕見。罕聞。罕有。人跡罕至。2.姓。
“呼畢勒罕”的相關詞語
* 呼畢勒罕的讀音是:hū bì lè hǎn,呼畢勒罕的意思:呼畢勒罕 亦作"呼必勒罕" 呼畢勒罕 拼音: 解釋: 1.亦作"呼必勒罕"。 2.蒙語xubilgan音譯。意為轉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轉世再生,亦指活佛傳位的制度。
基本解釋
1.亦作"呼必勒罕"。 2.蒙語xubilgan音譯。意為轉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轉世再生,亦指活佛傳位的制度。辭典解釋
呼畢勒罕 hū bì lè hǎn ㄏㄨ ㄅㄧˋ ㄌㄜˋ ㄏㄢˇ自在轉生,即「再來人」之意。譯自蒙古語。指身死之后,能不昧本性,寄胎轉生,復就其前世職位,使靈魂具一新肉體。乃是喇嘛教中活佛傳位的制度。也譯作「呼弼勒罕」。
呼畢勒罕
亦作"呼必勒罕"呼畢勒罕 拼音: 解釋: 1.亦作"呼必勒罕"。 2.蒙語xubilgan音譯。意為轉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轉世再生,亦指活佛傳位的制度。
【呼】:1.生物體把體內的氣體排出體外(跟“吸”相對):呼吸。呼出一口氣。2.大聲喊:呼聲。歡呼。呼口號。大聲疾呼。3.叫;叫人來:直呼其名。一呼百諾。呼之即來,揮之即去。4.姓。5.形容風聲等:北風呼呼地吹。
【畢】:1.古代用以捕捉鳥﹑兔的長柄小網。《說文解字》:“畢,田網也。”段玉裁注:“謂田獵之網也。”《莊子·胠篋》:“夫弓弩畢弋機變之知多;則鳥亂於上矣。”2.簡札。《爾雅·釋器》:“簡謂之畢。”邢昺疏:“簡,竹簡也。古未有紙,載文於簡,謂之簡扎,一名畢。”《禮記·學記》:“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3.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字彙·田部》:“畢,宿名。畢八星,二星直上如柄,六星曲為兩行。張其口。”《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月離于畢,俾滂沱矣。”《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4.姓。如宋代有畢昇,清代有畢沅。5.用網捕捉。《詩經·小雅·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毛亨注:“於其飛乃畢掩而羅之。”6.結束﹑終止:今日事,今日畢。《孟子·滕文公上》:“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唐·元稹《鶯鶯傳》:“言畢,翩然而逝。”7.全部﹑一齊:原形畢露;群賢畢至。唐·韓愈《進學解》:“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
【勒】:[lè]1.帶嚼子的馬籠頭。2.收住韁繩不讓騾馬等前進:懸崖勒馬。3.強制;逼迫:勒令。勒派。勒索。4.統率:親勒六軍。5.姓。6.雕刻:勒石。勒碑。7.勒克斯的簡稱。1流(流明)的光通量均勻地照在1平方米面積上時的光照度是1勒。[lēi]用繩子等捆住或套住,再用力拉緊;系緊:行李沒有捆緊,再勒一勒。中間再勒根繩子就不會散了。襪帶兒太緊,勒得腿肚子不舒服。
【罕】:1.稀少:稀罕。罕見。罕聞。罕有。人跡罕至。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