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的讀音 畢業論文的意思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graduation study)是指高等學校(或某些專業)為對本科學生集中進行科學研究訓練而要求學生在畢業前撰寫的論文。一般安排在修業的最后一學年(學期)進行。學生須在教師指導下,選定課題進行研究,撰寫并提交論文。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加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從總體上考查學生本科階段學習所達到的學業水平。論文題目由教師指定或由學生提出,經教師同意確定。均應是本專業學科發展或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通過這一環節,應使學生受到有關科學研究選題,查閱、評述文獻,制訂研究方案,設計進行科學實驗或社會調查,處理數據或整理調查結果,對結果進行分析、論證并得出結論,撰寫論文等項初步訓練。
- 畢
- 業
- 論
- 文
“畢業論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ì yè lùn wén]
- 漢字注音:
- ㄅㄧˋ ㄧㄝˋ ㄌㄨㄣˋ ㄨㄣˊ
- 簡繁字形:
- 畢業論文
- 是否常用:
- 是
“畢業論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畢業論文 bìyè lùnwén
[graduates' dissertation;graduation(undergraduate) thesis] 在高等院校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畢業前,考察他們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總結性作業
辭典解釋
畢業論文 bì yè lùn wén ㄅㄧˋ ㄧㄝˋ ㄌㄨㄣˋ ㄨㄣˊ 為大學、獨立學院及研究所應屆畢業生表現學習成果的作業。通常是在所修的專業領域中選定論文題目,其中研究所的論文必須經過口試評分,成績必須及格才可畢業。
網絡解釋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graduation study)是指高等學校(或某些專業)為對本科學生集中進行科學研究訓練而要求學生在畢業前撰寫的論文。一般安排在修業的最后一學年(學期)進行。學生須在教師指導下,選定課題進行研究,撰寫并提交論文。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加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從總體上考查學生本科階段學習所達到的學業水平。論文題目由教師指定或由學生提出,經教師同意確定。均應是本專業學科發展或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通過這一環節,應使學生受到有關科學研究選題,查閱、評述文獻,制訂研究方案,設計進行科學實驗或社會調查,處理數據或整理調查結果,對結果進行分析、論證并得出結論,撰寫論文等項初步訓練。
“畢業論文”的單字解釋
【畢】:1.古代用以捕捉鳥﹑兔的長柄小網。《說文解字》:“畢,田網也。”段玉裁注:“謂田獵之網也。”《莊子·胠篋》:“夫弓弩畢弋機變之知多;則鳥亂於上矣。”2.簡札。《爾雅·釋器》:“簡謂之畢。”邢昺疏:“簡,竹簡也。古未有紙,載文於簡,謂之簡扎,一名畢。”《禮記·學記》:“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3.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字彙·田部》:“畢,宿名。畢八星,二星直上如柄,六星曲為兩行。張其口。”《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月離于畢,俾滂沱矣。”《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4.姓。如宋代有畢昇,清代有畢沅。5.用網捕捉。《詩經·小雅·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毛亨注:“於其飛乃畢掩而羅之。”6.結束﹑終止:今日事,今日畢。《孟子·滕文公上》:“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唐·元稹《鶯鶯傳》:“言畢,翩然而逝。”7.全部﹑一齊:原形畢露;群賢畢至。唐·韓愈《進學解》:“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
【業】:同“業”。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畢業論文”的相關詞語
* 畢業論文的讀音是:bì yè lùn wén,畢業論文的意思: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graduation study)是指高等學校(或某些專業)為對本科學生集中進行科學研究訓練而要求學生在畢業前撰寫的論文。一般安排在修業的最后一學年(學期)進行。學生須在教師指導下,選定課題進行研究,撰寫并提交論文。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加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從總體上考查學生本科階段學習所達到的學業水平。論文題目由教師指定或由學生提出,經教師同意確定。均應是本專業學科發展或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通過這一環節,應使學生受到有關科學研究選題,查閱、評述文獻,制訂研究方案,設計進行科學實驗或社會調查,處理數據或整理調查結果,對結果進行分析、論證并得出結論,撰寫論文等項初步訓練。
基本解釋
畢業論文 bìyè lùnwén
[graduates' dissertation;graduation(undergraduate) thesis] 在高等院校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畢業前,考察他們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總結性作業
辭典解釋
畢業論文 bì yè lùn wén ㄅㄧˋ ㄧㄝˋ ㄌㄨㄣˋ ㄨㄣˊ為大學、獨立學院及研究所應屆畢業生表現學習成果的作業。通常是在所修的專業領域中選定論文題目,其中研究所的論文必須經過口試評分,成績必須及格才可畢業。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graduation study)是指高等學校(或某些專業)為對本科學生集中進行科學研究訓練而要求學生在畢業前撰寫的論文。一般安排在修業的最后一學年(學期)進行。學生須在教師指導下,選定課題進行研究,撰寫并提交論文。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加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從總體上考查學生本科階段學習所達到的學業水平。論文題目由教師指定或由學生提出,經教師同意確定。均應是本專業學科發展或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通過這一環節,應使學生受到有關科學研究選題,查閱、評述文獻,制訂研究方案,設計進行科學實驗或社會調查,處理數據或整理調查結果,對結果進行分析、論證并得出結論,撰寫論文等項初步訓練。
【畢】:1.古代用以捕捉鳥﹑兔的長柄小網。《說文解字》:“畢,田網也。”段玉裁注:“謂田獵之網也。”《莊子·胠篋》:“夫弓弩畢弋機變之知多;則鳥亂於上矣。”2.簡札。《爾雅·釋器》:“簡謂之畢。”邢昺疏:“簡,竹簡也。古未有紙,載文於簡,謂之簡扎,一名畢。”《禮記·學記》:“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3.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字彙·田部》:“畢,宿名。畢八星,二星直上如柄,六星曲為兩行。張其口。”《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月離于畢,俾滂沱矣。”《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4.姓。如宋代有畢昇,清代有畢沅。5.用網捕捉。《詩經·小雅·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毛亨注:“於其飛乃畢掩而羅之。”6.結束﹑終止:今日事,今日畢。《孟子·滕文公上》:“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唐·元稹《鶯鶯傳》:“言畢,翩然而逝。”7.全部﹑一齊:原形畢露;群賢畢至。唐·韓愈《進學解》:“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
【業】:同“業”。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