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萬里的讀音 咫尺萬里的意思
【解釋】形容畫幅雖小,意境深遠。后也指詩文的含意深遠。【出處】《南史·蕭賁傳》:“能書善畫,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示例】杜甫歌行,自稱鮑、庾,加以時事,大作波濤,~,非虛夸矣。 ◎清·王闿運《湘綺樓論唐詩》【近義詞】咫尺千里、咫尺天涯【語法】緊縮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形容事物內容豐富
- 咫
- 尺
- 萬
- 里
“咫尺萬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ǐ chǐ wàn lǐ]
- 漢字注音:
- ㄓˇ ㄔˇ ㄨㄢˋ ㄌㄧ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咫尺萬里”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南史.蕭賁傳》:"﹝賁﹞能書善畫,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謂在短小的畫幅內,能畫出寥廓深遠的景物。后亦形容在短小的篇幅內,能表現出深遠的意境。 辭典解釋
咫尺萬里 zhǐ chǐ wàn lǐ ㄓˇ ㄔˇ ㄨㄢˋ ㄌㄧˇ 形容畫幅雖小,而能包含廣闊深遠的景象。語本《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亦比喻距離雖近,卻不能相見,如同暌隔萬里。唐.林蘊〈上安邑李相公安邊書〉:「當昔漢室,彼為內府,囊?走馬,曾不虛日,咫尺萬里,煙塵不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一七.北都潛丘臺崔相國應夢修觀驗》:「良久,復聆天樂笳簫之音,尋訪之意彌切,但四隅陡絕,咫尺萬里。」
網絡解釋
【解釋】形容畫幅雖小,意境深遠。后也指詩文的含意深遠。
【出處】《南史·蕭賁傳》:“能書善畫,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
【示例】杜甫歌行,自稱鮑、庾,加以時事,大作波濤,~,非虛夸矣。 ◎清·王闿運《湘綺樓論唐詩》
【近義詞】咫尺千里、咫尺天涯
【語法】緊縮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形容事物內容豐富
“咫尺萬里”的單字解釋
【咫】: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尺】:[chǐ]1.市制長度單位。10寸為1尺,10尺為1丈。1尺約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長度和畫圖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東西:計算尺。[chě]工尺譜記音符號之一。相當于簡譜的“2”。
【萬】:1.數目字。千的十倍。《玉篇?禸部》:“萬,十千也。”《孟子?梁惠王上》:“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唐?白居易?《寄元九詩》:“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2.眾多的:“排除萬難”。《易經?謙卦》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荀子?富國:“古有萬國,今有十數焉。”3.極﹑非常﹑絕對:“萬不得已”﹑“萬萬不可”。《漢書?卷三十四?黥布傳》:“我之取天下可以萬全。”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
【里】:[lǐ]1.(里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里兒。衣服里兒。這面是里兒,那面是面兒。2.方位詞。里邊(跟“外”相對):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鄰里。里弄。4.家鄉:故里。鄉里。5.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6.姓。7.長度單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內部(跟“外”相對):手里。箱子里。話里有話。2.附在“這、那、哪”等字后邊表示地點:這里。那里。頭里。
“咫尺萬里”的相關詞語
* 咫尺萬里的讀音是:zhǐ chǐ wàn lǐ,咫尺萬里的意思:【解釋】形容畫幅雖小,意境深遠。后也指詩文的含意深遠。【出處】《南史·蕭賁傳》:“能書善畫,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示例】杜甫歌行,自稱鮑、庾,加以時事,大作波濤,~,非虛夸矣。 ◎清·王闿運《湘綺樓論唐詩》【近義詞】咫尺千里、咫尺天涯【語法】緊縮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形容事物內容豐富
基本解釋
《南史.蕭賁傳》:"﹝賁﹞能書善畫,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謂在短小的畫幅內,能畫出寥廓深遠的景物。后亦形容在短小的篇幅內,能表現出深遠的意境。辭典解釋
咫尺萬里 zhǐ chǐ wàn lǐ ㄓˇ ㄔˇ ㄨㄢˋ ㄌㄧˇ形容畫幅雖小,而能包含廣闊深遠的景象。語本《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亦比喻距離雖近,卻不能相見,如同暌隔萬里。唐.林蘊〈上安邑李相公安邊書〉:「當昔漢室,彼為內府,囊?走馬,曾不虛日,咫尺萬里,煙塵不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一七.北都潛丘臺崔相國應夢修觀驗》:「良久,復聆天樂笳簫之音,尋訪之意彌切,但四隅陡絕,咫尺萬里。」
【解釋】形容畫幅雖小,意境深遠。后也指詩文的含意深遠。
【出處】《南史·蕭賁傳》:“能書善畫,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
【示例】杜甫歌行,自稱鮑、庾,加以時事,大作波濤,~,非虛夸矣。 ◎清·王闿運《湘綺樓論唐詩》
【近義詞】咫尺千里、咫尺天涯
【語法】緊縮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形容事物內容豐富
【咫】: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尺】:[chǐ]1.市制長度單位。10寸為1尺,10尺為1丈。1尺約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長度和畫圖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東西:計算尺。[chě]工尺譜記音符號之一。相當于簡譜的“2”。
【萬】:1.數目字。千的十倍。《玉篇?禸部》:“萬,十千也。”《孟子?梁惠王上》:“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唐?白居易?《寄元九詩》:“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2.眾多的:“排除萬難”。《易經?謙卦》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荀子?富國:“古有萬國,今有十數焉。”3.極﹑非常﹑絕對:“萬不得已”﹑“萬萬不可”。《漢書?卷三十四?黥布傳》:“我之取天下可以萬全。”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
【里】:[lǐ]1.(里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里兒。衣服里兒。這面是里兒,那面是面兒。2.方位詞。里邊(跟“外”相對):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鄰里。里弄。4.家鄉:故里。鄉里。5.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6.姓。7.長度單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內部(跟“外”相對):手里。箱子里。話里有話。2.附在“這、那、哪”等字后邊表示地點:這里。那里。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