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怎么讀 咻的意思
“咻”字共有1個讀音:
[xiū]

漢字 | 咻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ㄧㄡ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6 |
異體字 | 呴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4BB |
其它編碼 | 五筆:kwsy 倉頡:rod 鄭碼:jnf 四角:64090 |
筆順編碼 | 25132123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ノ丨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撇 豎 橫 豎 撇 捺 |
咻字的意思
吵;亂說話;喧擾。
咻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咻
xiū ㄒㄧㄡˉ
〔咻咻〕a.象聲詞,形容喘氣的聲音;b.象聲詞,形容某些動物的叫聲。吵,亂說話。英語 shout
德語 herausrufen
法語 cri,crier
咻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咻 xiū
〈動〉
(1) 噓氣;喘氣 [make a din]
眾口同一咻。——清· 黃遵憲《紀事》
(2) 又如:咻氣(呼氣;喘氣)
詞性變化
◎ 咻 xiū
象
(1) 形容喘氣聲或某些動物的叫聲 [crying and breathing]。一般疊用
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擊千丈馳。——蘇軾《江上值雪》
(2) 又如:咻咻
咻字的辭典解釋
咻ㄒㄧㄡxiū 動
喧嚷、吵鬧。《孟子·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唐·柳宗元〈六逆論〉:「明者慨然將定其是非,則拘儒瞽生相與群而咻之,以為狂為怪。」
狀形容喘氣聲或動物的叫聲。宋·蘇軾〈江上值雪〉詩:「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擊千夫馳。」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五·灤陽消夏錄五》:「其一往來窗外,氣咻咻然,至雞鳴乃寂。」
形容箭或炮竹發射的聲音。如:「只聽見咻的一聲,箭已落在靶的正中心。」
咻ㄒㄩˇxǔ參見「[[噢咻]]」條。
康熙字典解釋
咻【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6畫
《廣韻》況羽切《集韻》《韻會》火羽切,??音詡。《玉篇》噢咻,痛念之聲。《廣韻》噢咻,病聲。《集韻》或省作休。
又《正韻》讙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音休。《廣韻》口病聲也。《集韻》或作喣。
又《孟子》衆楚人咻之。《註》咻之者,嚾也。
又《集韻》虛交切,音詨。與烋同,詳火部烋字註。
又《集韻》《類篇》??吁句切,音煦。與呴同。詳呴字註。
說文解字解釋
咻字組詞
咻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咻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