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號的讀音 哈號的意思
哈號 哈號是一種幾近失傳的樂器,為瑤族先民所創,與瑤族樂器中的角號有異曲同工之妙。由嫩竹削制而成。削制時,砍一長竹,每一竹節削一小竹節連接,在最末端鑲入一片竹葉即成。哈號長短不等+短則四五節,長至數十節。從上到下,由小而大,狀若喇叭。如吹奏樂曲,需取下竹葉,再打孔,與簫相類。哈號制作簡單,造型古樸,而聲音清脆、悅耳,既可吹奏,也可作家居裝飾。
- 哈
- 號
“哈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ā hào]
- 漢字注音:
- ㄏㄚ ㄏㄠˋ
- 簡繁字形:
- 哈號
- 是否常用:
- 否
“哈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清代京師中巡邏兵卒報曉。
網絡解釋
哈號
哈號是一種幾近失傳的樂器,為瑤族先民所創,與瑤族樂器中的角號有異曲同工之妙。由嫩竹削制而成。削制時,砍一長竹,每一竹節削一小竹節連接,在最末端鑲入一片竹葉即成。哈號長短不等+短則四五節,長至數十節。從上到下,由小而大,狀若喇叭。如吹奏樂曲,需取下竹葉,再打孔,與簫相類。哈號制作簡單,造型古樸,而聲音清脆、悅耳,既可吹奏,也可作家居裝飾。
“哈號”的單字解釋
【哈】:[hā]1.張口呼氣:哈氣。2.擬聲詞。笑聲:哈哈大笑。3.嘆詞。表示滿意:哈!試驗成功了。4.稍微彎著(腰):哈腰。[hǎ]姓。[hà]〔哈士蟆〕滿語音譯詞。也譯作哈什螞。兩棲動物。蛙的一種。體長6—7厘米,背面土黃色,有黃色和紅色斑點。分布于中國東北、西北等地。干燥體和雌蛙輸卵管的干制品,中醫用作養陰藥。
【號】:1.拖長聲音大聲呼叫呼號。號叫。2.大聲哭哀號。號喪。號啕大哭。【典】宋本廣韻,3.名稱國號。年號。字號。4.舊指名和字以外的別號如“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5.記號,標誌信號。暗號。6.排定的次序或等級編號。號碼。7.揚言,宣稱號稱。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8.指某種人員病號。傷號。9.標上記號號房子。把這件東西號上。10.號令,命令發號施號令。號召。11.軍隊或樂隊裏所用的西式喇叭吹號。號兵。12.量詞,用於人數昨天去了幾十號人。
“哈號”的相關詞語
* 哈號的讀音是:hā hào,哈號的意思:哈號 哈號是一種幾近失傳的樂器,為瑤族先民所創,與瑤族樂器中的角號有異曲同工之妙。由嫩竹削制而成。削制時,砍一長竹,每一竹節削一小竹節連接,在最末端鑲入一片竹葉即成。哈號長短不等+短則四五節,長至數十節。從上到下,由小而大,狀若喇叭。如吹奏樂曲,需取下竹葉,再打孔,與簫相類。哈號制作簡單,造型古樸,而聲音清脆、悅耳,既可吹奏,也可作家居裝飾。
基本解釋
清代京師中巡邏兵卒報曉。哈號
哈號是一種幾近失傳的樂器,為瑤族先民所創,與瑤族樂器中的角號有異曲同工之妙。由嫩竹削制而成。削制時,砍一長竹,每一竹節削一小竹節連接,在最末端鑲入一片竹葉即成。哈號長短不等+短則四五節,長至數十節。從上到下,由小而大,狀若喇叭。如吹奏樂曲,需取下竹葉,再打孔,與簫相類。哈號制作簡單,造型古樸,而聲音清脆、悅耳,既可吹奏,也可作家居裝飾。【哈】:[hā]1.張口呼氣:哈氣。2.擬聲詞。笑聲:哈哈大笑。3.嘆詞。表示滿意:哈!試驗成功了。4.稍微彎著(腰):哈腰。[hǎ]姓。[hà]〔哈士蟆〕滿語音譯詞。也譯作哈什螞。兩棲動物。蛙的一種。體長6—7厘米,背面土黃色,有黃色和紅色斑點。分布于中國東北、西北等地。干燥體和雌蛙輸卵管的干制品,中醫用作養陰藥。
【號】:1.拖長聲音大聲呼叫呼號。號叫。2.大聲哭哀號。號喪。號啕大哭。【典】宋本廣韻,3.名稱國號。年號。字號。4.舊指名和字以外的別號如“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5.記號,標誌信號。暗號。6.排定的次序或等級編號。號碼。7.揚言,宣稱號稱。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8.指某種人員病號。傷號。9.標上記號號房子。把這件東西號上。10.號令,命令發號施號令。號召。11.軍隊或樂隊裏所用的西式喇叭吹號。號兵。12.量詞,用於人數昨天去了幾十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