唆怎么讀 唆的意思
“唆”字共有1個讀音:
[suō]

漢字 | 唆 |
---|---|
讀音 |
|
注音 | ㄙㄨㄛ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7 |
異體字 | 誜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506 |
其它編碼 | 五筆:kcwt 倉頡:rice 鄭碼:jzor 四角:63047 |
筆順編碼 | 251543435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フ丶ノ丶ノフ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撇折 點 撇 點 撇 橫撇/橫鉤 捺 |
唆字的意思
唆使:教唆。調唆。
唆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唆
suō ㄙㄨㄛˉ
◎ 挑動別人去做壞事:唆使。教(jiào )唆。調(tiáo)唆。
英語 make mischief, incite, instigate
德語 animieren, anspornen
法語 semer la discorde
唆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唆 suō
〈動〉
(1) (形聲。本義:慫恿人做壞事)
(2) 同本義 [abet sb. to do evil;instigate]
怎禁豬八戒氣不忿,在旁漏八分兒唆嘴道“師父,說起這個女子,他是此間農婦,…卻怎么栽他是個妖怪?——《西游記》
(3) 又如:唆訟(教唆訴訟的簡稱);唆教(挑撥;唆弄);唆掇(攛掇;慫恿);唆犯(調唆;攛掇);唆哄(教唆哄騙);唆激(教唆挑動);唆冷(挑撥,使疏遠、冷漠);唆說(挑撥);唆送(挑撥;教唆);唆誘(挑動詐騙);唆擺(調唆擺布);唆嘴(擺弄口舌);唆撥(教唆挑撥);唆詐(教唆哄騙);唆毒(狠毒地挑撥);唆令(唆使)
(4) 〈方〉∶用嘴吮吸 [suck]
吃剩的桃核他也舍不得扔,又用嘴唆了一遍
(5) 猶噀。噴 [spurt]
被先生咬破中指,向西唆了,狂風起,楚兵三人都在陣中。——《七國春秋平話》
(6) 〈方〉∶咬。謂將口湊近 [bite]
吳媽重復又唆著耳根叮囑了她一番話。—— 方光燾《瘧疾》
唆字的辭典解釋
唆ㄙㄨㄛsuō 動
指使、慫恿。如:「教唆」。《三國演義·第二○回》:「量汝是個醫人,安敢下毒害我?必有人唆使你來!」
形說話煩多。如:「啰唆」。
康熙字典解釋
唆【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集韻》《韻會》蘇禾切《正韻》桑何切,??音梭。《玉篇》?唆,小兒相應也。
又《正字通》俗云使唆。
又《集韻》數化切,音傻。與誜同。枉也。詳言部誜字註。
說文解字解釋
唆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唆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