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猊鎧甲的讀音 唐猊鎧甲的意思
辭典解釋唐猊鎧甲 táng ní kǎi jiǎ 唐猊,古代一種猛獸,皮可制甲,堅韌異常。唐猊鎧甲指良甲。 《三國演義.第三回》:「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
- 唐
- 猊
- 鎧
- 甲
“唐猊鎧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áng ní kǎi jiǎ]
- 漢字注音:
- ㄊㄤˊ ㄋㄧˊ ㄎㄞˇ ㄐㄧㄚˇ
- 簡繁字形:
- 唐猊鎧甲
- 是否常用:
- 否
“唐猊鎧甲”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唐猊鎧甲 táng ní kǎi jiǎ ㄊㄤˊ ㄋㄧˊ ㄎㄞˇ ㄐㄧㄚˇ 唐猊,古代一種猛獸,皮可制甲,堅韌異常。唐猊鎧甲指良甲。
《三國演義.第三回》:「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
網絡解釋
“唐猊鎧甲”的單字解釋
【唐】:1.(言談)虛夸:唐大無驗。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費)。3.傳說中的朝代名,堯所建。4.朝代。a)公元618—907,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b)后唐。5.姓。
【猊】:見〔狻猊〕
【鎧】:同“鎧”。
【甲】:1.天干的第一位。現常用來表示順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級。桂林山水甲天下。3.動物身上有保護功用的硬殼:甲殼。指甲。4.圍在人體或物體外面起保護作用的裝備。用金屬、皮革等制成:盔甲。裝甲車。5.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若干戶為一甲,若干甲為一保。
“唐猊鎧甲”的相關詞語
* 唐猊鎧甲的讀音是:táng ní kǎi jiǎ,唐猊鎧甲的意思:辭典解釋唐猊鎧甲 táng ní kǎi jiǎ 唐猊,古代一種猛獸,皮可制甲,堅韌異常。唐猊鎧甲指良甲。 《三國演義.第三回》:「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
辭典解釋
唐猊鎧甲 táng ní kǎi jiǎ ㄊㄤˊ ㄋㄧˊ ㄎㄞˇ ㄐㄧㄚˇ唐猊,古代一種猛獸,皮可制甲,堅韌異常。唐猊鎧甲指良甲。
《三國演義.第三回》:「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
【唐】:1.(言談)虛夸:唐大無驗。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費)。3.傳說中的朝代名,堯所建。4.朝代。a)公元618—907,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b)后唐。5.姓。
【猊】:見〔狻猊〕
【鎧】:同“鎧”。
【甲】:1.天干的第一位。現常用來表示順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級。桂林山水甲天下。3.動物身上有保護功用的硬殼:甲殼。指甲。4.圍在人體或物體外面起保護作用的裝備。用金屬、皮革等制成:盔甲。裝甲車。5.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若干戶為一甲,若干甲為一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