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子吃黃蓮的讀音 啞子吃黃蓮的意思
辭典解釋啞子吃黃蓮 yǎ zi chī huáng lián (歇后語)?有苦說不出。「吃」文獻異文作「吃」。《醒世恒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寶蓮寺》:「那婦女中識廉恥的,好似啞子吃黃蓮,苦在心頭,不敢告訴丈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九回》:「自己是個在官人員,家里出了這個丑事,又不便聲張,真是『啞子吃黃蓮,自家心里苦。』」也作「啞巴吃黃蓮」。
- 啞
- 子
- 吃
- 黃
- 蓮
“啞子吃黃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ǎ zi chī huáng lián]
- 漢字注音:
- ㄧㄚˇ ˙ㄗ ㄔ ㄏㄨㄤˊ ㄌㄧㄢˊ
- 簡繁字形:
- 啞子吃黃蓮
- 是否常用:
- 否
“啞子吃黃蓮”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啞子吃黃蓮 yǎ zi chī huáng lián ㄧㄚˇ ˙ㄗ ㄔ ㄏㄨㄤˊ ㄌㄧㄢˊ (歇后語)?有苦說不出。「吃」文獻異文作「吃」。《醒世恒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寶蓮寺》:「那婦女中識廉恥的,好似啞子吃黃蓮,苦在心頭,不敢告訴丈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九回》:「自己是個在官人員,家里出了這個丑事,又不便聲張,真是『啞子吃黃蓮,自家心里苦。』」也作「啞巴吃黃蓮」。
網絡解釋
“啞子吃黃蓮”的單字解釋
【啞】:[yǎ]1.由於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說話;發音困難,聲音低沉而不圓潤。2.不說話;沒有聲音。3.指物體發出的聲音沉悶,不響聲。4.指舊體詩中聲韻低沉或韻腳多用冷僻字。5.謂色彩暗淡,不明亮。6.謂使色彩暗淡,不明亮。7.比喻隱晦難明。8.蒙騙。[yā]1.嘆詞。表示驚嘆。2.助詞。同“呀”。3.象聲詞。[è]笑聲。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吃】: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經過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飯。吃奶。吃藥。2.依靠某種事物來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吸收(液體):道林紙不吃墨。4.消滅(多用于軍事、棋戲):吃掉敵人一個團。拿車吃他的炮。5.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6.受;挨:吃虧。吃驚。吃批評。7.耗費:吃力。吃勁。8.被(多見于早期白話):吃他恥笑。9.見〖口吃〗。
【黃】:同“黃”。
【蓮】:即荷。也稱芙蓉、芙蕖、菡萏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淺水中,地下莖肥大而長,有節。葉子圓形,花大,淡紅色或白色。地下莖叫藕,種子叫蓮子。藕可供食用或制藕粉,蓮子為滋補食品,藕節、蓮子、荷葉可供藥用。《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一?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唐·韓愈《鄆州溪堂詩》:“淺有蒲蓮,深有蒹葦。”《剪燈新話?滕穆醉游聚景園記》:“月上東垣,蓮開南蒲。”
“啞子吃黃蓮”的相關詞語
* 啞子吃黃蓮的讀音是:yǎ zi chī huáng lián,啞子吃黃蓮的意思:辭典解釋啞子吃黃蓮 yǎ zi chī huáng lián (歇后語)?有苦說不出。「吃」文獻異文作「吃」。《醒世恒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寶蓮寺》:「那婦女中識廉恥的,好似啞子吃黃蓮,苦在心頭,不敢告訴丈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九回》:「自己是個在官人員,家里出了這個丑事,又不便聲張,真是『啞子吃黃蓮,自家心里苦。』」也作「啞巴吃黃蓮」。
辭典解釋
啞子吃黃蓮 yǎ zi chī huáng lián ㄧㄚˇ ˙ㄗ ㄔ ㄏㄨㄤˊ ㄌㄧㄢˊ(歇后語)?有苦說不出。「吃」文獻異文作「吃」。《醒世恒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寶蓮寺》:「那婦女中識廉恥的,好似啞子吃黃蓮,苦在心頭,不敢告訴丈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九回》:「自己是個在官人員,家里出了這個丑事,又不便聲張,真是『啞子吃黃蓮,自家心里苦。』」也作「啞巴吃黃蓮」。
【啞】:[yǎ]1.由於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說話;發音困難,聲音低沉而不圓潤。2.不說話;沒有聲音。3.指物體發出的聲音沉悶,不響聲。4.指舊體詩中聲韻低沉或韻腳多用冷僻字。5.謂色彩暗淡,不明亮。6.謂使色彩暗淡,不明亮。7.比喻隱晦難明。8.蒙騙。[yā]1.嘆詞。表示驚嘆。2.助詞。同“呀”。3.象聲詞。[è]笑聲。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吃】: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經過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飯。吃奶。吃藥。2.依靠某種事物來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吸收(液體):道林紙不吃墨。4.消滅(多用于軍事、棋戲):吃掉敵人一個團。拿車吃他的炮。5.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6.受;挨:吃虧。吃驚。吃批評。7.耗費:吃力。吃勁。8.被(多見于早期白話):吃他恥笑。9.見〖口吃〗。
【黃】:同“黃”。
【蓮】:即荷。也稱芙蓉、芙蕖、菡萏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淺水中,地下莖肥大而長,有節。葉子圓形,花大,淡紅色或白色。地下莖叫藕,種子叫蓮子。藕可供食用或制藕粉,蓮子為滋補食品,藕節、蓮子、荷葉可供藥用。《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一?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唐·韓愈《鄆州溪堂詩》:“淺有蒲蓮,深有蒹葦。”《剪燈新話?滕穆醉游聚景園記》:“月上東垣,蓮開南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