啻怎么讀 啻的意思
“啻”字共有1個讀音:
[chì]

漢字 | 啻 |
---|---|
讀音 |
|
注音 | ㄔ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9 |
異體字 | ?? 啇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57B |
其它編碼 | 五筆:upmk|yupk 倉頡:yblbr 鄭碼:sulj 四角:00602 |
筆順編碼 | 414345252251 |
筆順筆畫 | 丶一丶ノ丶フ丨フ丨丨フ一 |
筆順名稱 | 點 橫 點 撇 點 橫撇/橫鉤 豎 橫折鉤 豎 豎 橫折 橫 |
啻字的意思
但;只;僅:不~。何~。奚~。
啻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啻
chì ㄔˋ
副詞。但;只;僅。常用在表示疑問或否定的字后,組成“不啻”、“匪啻”、“何啻”、“奚啻”等詞,在句中起連接或比況作用。《説文?口部》:“啻,語時〔詞〕,不啻也。”《書?多士》:“爾不克敬,爾不啻不有爾土,予亦致天之罰於爾躬。”孔傳:“不但不得還本土而已,我亦致天罰於汝身。”唐杜荀鶴《旅中臥病》:“胡園何啻三千里,新雁纔聞一兩聲。”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録?田制三》:“今民間田土之價,懸殊不啻二十倍。” 是;理。《説文?口部》:“一曰啻,諟也。”段玉裁注:“《言部》曰:諟,理也。'” 余,剩下。《集韻?寘韻》:“啻,餘也。”其它字義
● 啻
dì ㄉㄧˋ
高聲。《集韻?霽韻》:“啻,高聲。” 審諦。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口部》:“啻,亦用為寀諦字。”英語 only, merely; just like; stop at
法語 seulement
啻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啻 chì
〈副〉
(形聲。從口,帝聲。本義:僅僅,只有) 同本義 [only]。——常用在表示疑問或否定的字后,組成“不啻”,“匪啻”,“奚啻”等詞,在句中起連接或比況作用。如:不啻如此
啻字的辭典解釋
啻ㄔˋchì 副
但、只、僅。常用于疑問詞或否定詞之后。如:「不啻」、「何啻」、「奚啻」。
啻ㄊㄧˋ?tì(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釋
啻【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集韻》《韻會》??施智切,音翅。《說文》語時不啻也。一曰諟也。《正字通》二義未詳。《玉篇》買賣云不啻也。《六書故》啻猶止也,猶言何止。今吳方言凡已詞加一啻字,猶言不但已也。《書·秦誓》不啻如自其口出。《韻會》或作翅。
又與適通。《戰國策》疑臣者不適三人。《註》適啻同。
又《集韻》餘也。《韻會》過多也。
又《集韻》丁計切,音帝。高聲。一曰諟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啻【卷二】【口部】
語時不啻也。從口帝聲。一曰啻,諟也。讀若鞮。施智切
說文解字注
(啻)語時不啻也。玄應引倉頡篇曰。不啻、多也。按不啻者、多之?也。秦誓曰。不啻若自其口出。世說新語云。王文度弟阿智。惡乃不啻。玉篇云。買賣云不啻也。可知爲市井常談矣。不啻如楚人言夥頤。啻亦作翅。支聲帝聲同部也。疒部疧下曰。病不翅。孟子曰。奚翅食重。從口。帝聲。施智切。十六部。一曰啻、諟也。言部曰。諟、理也。亦用諟爲宷諦字。讀若鞮。疑此謂後一義之讀。
啻字組詞
啻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啻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