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頷怎么讀 頷的意思

    “頷”字共有1個讀音: [hàn]  
    頷
    漢字
    讀音 [hàn]
    注音 ㄏㄢˋ
    部首 [頁]  頁字旁
    筆畫 總筆畫:13 部外:7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繁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894
    其它編碼 五筆:wynm 倉頡:ormbo 鄭碼:odjg 四角:81682
    筆順編碼 3445251132534
    筆順筆畫 ノ丶丶フ丨フ一一ノ丨フノ丶
    筆順名稱 撇 點 點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橫 撇 豎 橫折 撇 點

    頷字的意思

    1.下巴。

    2.點頭,表示同意:頷首。

    頷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頷)

    hàn ㄏㄢˋ

    下巴頦:“相逢應不識,滿頷白髭須”。點頭:頷首。頷之而已。

    英語 chin, jowl; give nod

    德語 Kinn (S)

    法語 menton,incliner la tête

    頷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頷 hàn

    〈名〉

    (1) (形聲。從頁( xié),含聲。從“頁”,表示與頭有關。本義:下巴頦)

    (2) 同本義 [chin]

    頷,含也,口含物之車也。——《釋名》

    頤,或曰頷車。——《釋名·釋形體》

    絕其頷。——《公羊傳·宣公六年》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莊子·列御寇》

    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后漢書·班超傳》

    相逢應不識,滿頷白髭須。——白居易《東南行》

    (3) 又如:頷車(齒下骨的別名);頷雪(頷下的白須);頷頦(下巴)

    (4) 位于頸的前上方,相當于頦部的下方,結喉的上方 [submental region]

    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滿泄,兩頷痛。——《素問·刺熱篇》

    詞性變化

    頷 hàn

    〈動〉

    (1) 點頭 [nod]

    逆于門者,頷之而己。——《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但微頷之。——宋· 歐陽修《歸田錄》

    (2) 又如:頷首;頷頭(點頭);頷命(接受旨意)

    (3) 搖動 [shake]。如;頷頤(動動腮巴)

    頷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頷【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胡感切《集韻》《韻會》《正韻》戸感切,??音菡。《說文》面黃也。《屈原·離騷》長顑頷亦何傷。《註》顑頷,不飽貌。

    又顋頷。《釋名》頷,含也。口含物之車也。或曰頰車,亦所以載物也。《前漢·班超傳》虎頭燕頷。《莊子·說劒篇》驪龍頷下。

    又《揚子·方言》頷,頤頷也。南楚謂之頷。

    又《正韻》五感切,音顉。低頭。《左傳·襄二十六年》衞侯入逆于門者,頷之而已。《註》頷,搖其頭。

    又《五音集韻》胡男切,音含。亦面黃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頷【卷九】【頁部】

    面黃也。從頁含聲。胡感切

    說文解字注

    (頷)面黃也。離騷。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王注。顑頷、不飽皃。本部顑字下云。飯不飽面黃起行也。義得相足。今則頷訓爲頤。古今字之不同也。從??。含聲。胡感切。七部。李善注離騷音呼感反。

    頷字組詞

    頷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頷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