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不形於色的讀音 喜怒不形於色的意思
【解釋】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出處】《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示例】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
- 喜
- 怒
- 不
- 形
- 於
- 色
“喜怒不形於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ǐ nù bù xíng yú sè]
- 漢字注音:
- ㄒㄧˇ ㄋㄨˋ ㄅㄨˋ ㄒㄧㄥˊ ㄩˊ ㄙㄜˋ
- 簡繁字形:
- 喜怒不形于色
- 是否常用:
- 否
“喜怒不形於色”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喜怒不形于色 xǐ nù bù xíng yú sè ㄒㄧˇ ㄋㄨˋ ㄅㄨˋ ㄒㄧㄥˊ ㄩˊ ㄙㄜˋ 喜怒之情,不表露在臉上。
《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網絡解釋
【解釋】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
【出處】《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示例】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
“喜怒不形於色”的單字解釋
【喜】:1.快樂;高興:狂喜。喜出望外。笑在臉上,喜在心里。2.可慶賀的;可慶賀的事:喜事。賀喜。報喜。3.稱懷孕為“有喜”。4.愛好:好大喜功。喜新厭舊。5.某種生物適宜于什么環境;某種東西適宜于配合什么東西:喜光植物。海帶喜葷,最好跟肉一起燉。6.姓。
【怒】:1.生氣;氣憤:發怒。惱怒。2.盛大:怒潮。狂風怒號。山花怒放。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形】:1.形狀:圓形。方形。圖形。地形。2.形體;實體:有形。無形。形影不離。3.顯露;表現:喜形于色。形諸筆墨。4.對照:相形見絀。5.姓。
【於】:[wū]文言嘆詞。[於乎][於戲]文言嘆詞,舊時祭文常用“嗚呼”表示嘆息。[yū]姓。[yú]同“于”。
【色】:[sè]1.顏色:紅色。綠色。2.臉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厲內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種類:各色貨品。花色齊全。5.質量:成色。足色。6.情欲。7.婦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藝雙絕。[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語詞,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喜怒不形於色”的相關詞語
* 喜怒不形於色的讀音是:xǐ nù bù xíng yú sè,喜怒不形於色的意思:【解釋】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出處】《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示例】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
辭典解釋
喜怒不形于色 xǐ nù bù xíng yú sè ㄒㄧˇ ㄋㄨˋ ㄅㄨˋ ㄒㄧㄥˊ ㄩˊ ㄙㄜˋ喜怒之情,不表露在臉上。
《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解釋】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
【出處】《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示例】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
【喜】:1.快樂;高興:狂喜。喜出望外。笑在臉上,喜在心里。2.可慶賀的;可慶賀的事:喜事。賀喜。報喜。3.稱懷孕為“有喜”。4.愛好:好大喜功。喜新厭舊。5.某種生物適宜于什么環境;某種東西適宜于配合什么東西:喜光植物。海帶喜葷,最好跟肉一起燉。6.姓。
【怒】:1.生氣;氣憤:發怒。惱怒。2.盛大:怒潮。狂風怒號。山花怒放。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形】:1.形狀:圓形。方形。圖形。地形。2.形體;實體:有形。無形。形影不離。3.顯露;表現:喜形于色。形諸筆墨。4.對照:相形見絀。5.姓。
【於】:[wū]文言嘆詞。[於乎][於戲]文言嘆詞,舊時祭文常用“嗚呼”表示嘆息。[yū]姓。[yú]同“于”。
【色】:[sè]1.顏色:紅色。綠色。2.臉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厲內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種類:各色貨品。花色齊全。5.質量:成色。足色。6.情欲。7.婦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藝雙絕。[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語詞,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