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讀音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意思
辭典解釋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qiáo tài shǒu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pǔ 劇曲劇目。內容敘述杭州太守喬忠政,當堂判斷一樁荒唐婚事,將孫玉郎聘妻徐文哥改適裴政,使孫玉郎與劉慧娘,孫珠姨與劉璞成為眷屬的經過。
- 喬
- 太
- 守
- 亂
- 點
- 鴛
- 鴦
- 譜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iáo tài shǒu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pǔ]
- 漢字注音:
- ㄑㄧㄠˊ ㄊㄞˋ ㄕㄡˇ ㄌㄨㄢˋ ㄉㄧㄢˇ ㄩㄢ ㄧㄤ ㄆㄨˇ
- 簡繁字形: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是否常用:
- 否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qiáo tài shǒu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pǔ ㄑㄧㄠˊ ㄊㄞˋ ㄕㄡˇ ㄌㄨㄢˋ ㄉㄧㄢˇ ㄩㄢ ㄧㄤ ㄆㄨˇ 劇曲劇目。內容敘述杭州太守喬忠政,當堂判斷一樁荒唐婚事,將孫玉郎聘妻徐文哥改適裴政,使孫玉郎與劉慧娘,孫珠姨與劉璞成為眷屬的經過。
網絡解釋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單字解釋
【喬】:[qiáo]1.形容樹幹高大且樹枝往上盤旋的。《說文解字》:“喬,高而曲也。”《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唐?宋之問《題張老松樹詩》:“中有喬松樹,使我長歎息。”2.罵人的話。惡劣的意思。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原來是個不曉事的喬男女。”3.假裝、詐偽:“喬裝”、“喬扮”。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分明是長吁氣,喬說是歌遶畫梁飛。”4.矛柄近刃處用來懸掛羽毛的地方。《詩經?鄭風?清人》:“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5.三國時吳國的大喬、小喬。唐?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6.姓。如元代有喬吉。[jiāo]傲慢放肆。同“驕”:“喬志”、“喬忿”。
【太】:1.高;大:太空。太學。太湖。2.極;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師(老師的父親或父親的老師)。太夫人(尊稱別人的母親)。4.a)表示程度過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熱,燙手。人太多了,會客室里坐不開。他太不謙虛了。b)表示程度極高(用于贊嘆,只限于肯定):這辦法太好了。這建筑太偉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語氣):不太好。不太滿意。5.姓。
【守】:1.護衛;防守。與“攻”相對:守衛。堅守陣地。2.遵循;遵守:守約。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門。守著病人。4.挨著;靠近:守著水的地方可多種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亂】:1.“亂”的繁體字。2.無條理秩序的:“亂兵”﹑“混亂”﹑“快刀斬亂麻”。3.煩雜、不安寧:“心緒煩亂”。南朝宋?鮑照《採菱歌七首之三》:“愁心不可盪,春思亂如麻。”4.動盪、不安定:“亂邦”。《詩經?周南?關雎?序》:“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5.有秩序、能治理的。《書經?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6.叛變、造反的行為:“平亂”。《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於是楚戍卒陳勝、吳廣等乃作亂。”7.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8.混淆:“以假亂真”。《後漢書?卷十一?劉盆子傳》:“恐其眾與莽兵亂,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9.破壞、改變:“搗亂”。《論語?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謀。”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常。”10.男女發生不正當的行為:“淫亂”。《史記?卷一一○?匈奴傳》:“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11.任意、隨便:“亂來”、“亂跑”、“亂說話”。12.很、非常:“亂沒原則”、“亂有意思的。”
【點】:同“點”。
【鴛】:同“鴛”。
【鴦】:同“鴦”。
【譜】:同“譜”。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相關詞語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讀音是:qiáo tài shǒu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pǔ,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意思:辭典解釋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qiáo tài shǒu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pǔ 劇曲劇目。內容敘述杭州太守喬忠政,當堂判斷一樁荒唐婚事,將孫玉郎聘妻徐文哥改適裴政,使孫玉郎與劉慧娘,孫珠姨與劉璞成為眷屬的經過。
辭典解釋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qiáo tài shǒu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pǔ ㄑㄧㄠˊ ㄊㄞˋ ㄕㄡˇ ㄌㄨㄢˋ ㄉㄧㄢˇ ㄩㄢ ㄧㄤ ㄆㄨˇ劇曲劇目。內容敘述杭州太守喬忠政,當堂判斷一樁荒唐婚事,將孫玉郎聘妻徐文哥改適裴政,使孫玉郎與劉慧娘,孫珠姨與劉璞成為眷屬的經過。
【喬】:[qiáo]1.形容樹幹高大且樹枝往上盤旋的。《說文解字》:“喬,高而曲也。”《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唐?宋之問《題張老松樹詩》:“中有喬松樹,使我長歎息。”2.罵人的話。惡劣的意思。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原來是個不曉事的喬男女。”3.假裝、詐偽:“喬裝”、“喬扮”。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分明是長吁氣,喬說是歌遶畫梁飛。”4.矛柄近刃處用來懸掛羽毛的地方。《詩經?鄭風?清人》:“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5.三國時吳國的大喬、小喬。唐?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6.姓。如元代有喬吉。[jiāo]傲慢放肆。同“驕”:“喬志”、“喬忿”。
【太】:1.高;大:太空。太學。太湖。2.極;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師(老師的父親或父親的老師)。太夫人(尊稱別人的母親)。4.a)表示程度過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熱,燙手。人太多了,會客室里坐不開。他太不謙虛了。b)表示程度極高(用于贊嘆,只限于肯定):這辦法太好了。這建筑太偉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語氣):不太好。不太滿意。5.姓。
【守】:1.護衛;防守。與“攻”相對:守衛。堅守陣地。2.遵循;遵守:守約。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門。守著病人。4.挨著;靠近:守著水的地方可多種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亂】:1.“亂”的繁體字。2.無條理秩序的:“亂兵”﹑“混亂”﹑“快刀斬亂麻”。3.煩雜、不安寧:“心緒煩亂”。南朝宋?鮑照《採菱歌七首之三》:“愁心不可盪,春思亂如麻。”4.動盪、不安定:“亂邦”。《詩經?周南?關雎?序》:“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5.有秩序、能治理的。《書經?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6.叛變、造反的行為:“平亂”。《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於是楚戍卒陳勝、吳廣等乃作亂。”7.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8.混淆:“以假亂真”。《後漢書?卷十一?劉盆子傳》:“恐其眾與莽兵亂,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9.破壞、改變:“搗亂”。《論語?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謀。”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常。”10.男女發生不正當的行為:“淫亂”。《史記?卷一一○?匈奴傳》:“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11.任意、隨便:“亂來”、“亂跑”、“亂說話”。12.很、非常:“亂沒原則”、“亂有意思的。”
【點】:同“點”。
【鴛】:同“鴛”。
【鴦】:同“鴦”。
【譜】:同“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