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當派的讀音 噶當派的意思
噶當派 噶當派是中國藏傳佛教宗派。“噶當”,藏語意為用佛的教誨來指導僧人修行。意為將佛的一切語言和三藏教義,都攝在該派始祖阿底峽所傳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并據以修行。該派為后弘期最先創立的重要宗派。該派重視一切佛教經論,對藏傳佛教義學影響甚大。教授派始自京俄巴。奠基人印度僧侶阿底峽(982—1054)入藏后作《菩提道燈論》,提出顯密結合、先顯后密的佛教教學內容與程序。后弟子仲敦巴(1005—1064)在藏北建熱振寺,傳阿底峽教法,形成宗派。曾分為教典、教授、教誡三個支派。宗喀巴以其主要教義創格魯派,并逐漸消并此派。
- 噶
- 當
- 派
“噶當派”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á dāng pài]
- 漢字注音:
- ㄍㄚˊ ㄉㄤ ㄆㄞˋ
- 簡繁字形:
- 噶當派
- 是否常用:
- 否
“噶當派”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喇嘛教派之一。"噶當",藏語意為"佛語教誡",認為一切佛語都是指導信徒修行的誡命,故名。十一世紀時,由西藏僧人仲敦巴創立。宋嘉佑元年(1056年),仲敦巴建熱振寺傳法,逐漸形成一個派別,在十二﹑三世紀傳播甚廣。仲敦巴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別形成教典﹑教授﹑教誡三個支系。十五世紀初,宗喀巴在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創立格魯派(也稱新噶當派),此派遂并入格魯派。 辭典解釋
噶當派 gá dāng pài ㄍㄚˊ ㄉㄤ ㄆㄞˋ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語 bka'gdams pa 的音譯。噶當,意為一切佛語都是對僧徒修習的指導。淵源于十一世紀阿底峽尊者,由其高足仲敦巴確立西藏的傳承。后分成教典、教授、教誡三派。對西藏佛教各宗影響頗大。至十五世紀初,宗喀巴吸收其教義,創立格魯派,亦稱新噶當派,噶當派和格魯派遂合而為一。
網絡解釋
噶當派
噶當派是中國藏傳佛教宗派。“噶當”,藏語意為用佛的教誨來指導僧人修行。意為將佛的一切語言和三藏教義,都攝在該派始祖阿底峽所傳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并據以修行。該派為后弘期最先創立的重要宗派。該派重視一切佛教經論,對藏傳佛教義學影響甚大。教授派始自京俄巴。奠基人印度僧侶阿底峽(982—1054)入藏后作《菩提道燈論》,提出顯密結合、先顯后密的佛教教學內容與程序。后弟子仲敦巴(1005—1064)在藏北建熱振寺,傳阿底峽教法,形成宗派。曾分為教典、教授、教誡三個支派。宗喀巴以其主要教義創格魯派,并逐漸消并此派。
“噶當派”的單字解釋
【噶】:1.〔噶倫〕中國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員。2.〔噶廈〕藏語“發布命令的機關”,即中國原西藏地方政府,由噶倫四人組成,一九五九年后解散。3.譯音字。
【當】:[dāng]1.擔任:他當組長。2.承擔:敢作敢當。3.主持:當家。4.相稱:旗鼓相當(比喻實力相等)。5.應該:理當如此。6.介詞。1.組成時間短語,表示事件發生的時間:當我到家時,他已經走了。正當大家吃飯的時候,他回來了。2.組成處所短語,表示事件發生的處所:當眾出丑。當著大家的面把話講清楚。7.阻擋:人民軍隊,銳不可當。8.擬聲詞。撞擊金屬器物的聲音:丁丁當當。9.抵得上;等于:一以當十。[dàng]1.合適:處理得當。3.以為:我當你走了。4.當作:別把我當客人看待。5.指事情發生的(時間):當年。6.向當鋪抵押實物借錢:把金表拿去當了。7.抵押在當鋪里的實物:贖當。
【派】:1.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黨派。學派。宗派。樂觀派。2.作風或風度:氣派。派頭。3.有派頭兒;有風度:小王穿上這身衣服真夠派的。4.a)用于派別:兩派學者對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氣象、聲音、語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國風光。一派新氣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調(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場。7.攤派:派糧派款。8.指摘(別人過失):派不是。9.一種帶餡兒的西式點心:蘋果派。巧克力派。[英pie]
“噶當派”的相關詞語
* 噶當派的讀音是:gá dāng pài,噶當派的意思:噶當派 噶當派是中國藏傳佛教宗派。“噶當”,藏語意為用佛的教誨來指導僧人修行。意為將佛的一切語言和三藏教義,都攝在該派始祖阿底峽所傳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并據以修行。該派為后弘期最先創立的重要宗派。該派重視一切佛教經論,對藏傳佛教義學影響甚大。教授派始自京俄巴。奠基人印度僧侶阿底峽(982—1054)入藏后作《菩提道燈論》,提出顯密結合、先顯后密的佛教教學內容與程序。后弟子仲敦巴(1005—1064)在藏北建熱振寺,傳阿底峽教法,形成宗派。曾分為教典、教授、教誡三個支派。宗喀巴以其主要教義創格魯派,并逐漸消并此派。
基本解釋
喇嘛教派之一。"噶當",藏語意為"佛語教誡",認為一切佛語都是指導信徒修行的誡命,故名。十一世紀時,由西藏僧人仲敦巴創立。宋嘉佑元年(1056年),仲敦巴建熱振寺傳法,逐漸形成一個派別,在十二﹑三世紀傳播甚廣。仲敦巴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別形成教典﹑教授﹑教誡三個支系。十五世紀初,宗喀巴在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創立格魯派(也稱新噶當派),此派遂并入格魯派。辭典解釋
噶當派 gá dāng pài ㄍㄚˊ ㄉㄤ ㄆㄞˋ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語 bka'gdams pa 的音譯。噶當,意為一切佛語都是對僧徒修習的指導。淵源于十一世紀阿底峽尊者,由其高足仲敦巴確立西藏的傳承。后分成教典、教授、教誡三派。對西藏佛教各宗影響頗大。至十五世紀初,宗喀巴吸收其教義,創立格魯派,亦稱新噶當派,噶當派和格魯派遂合而為一。
噶當派
噶當派是中國藏傳佛教宗派。“噶當”,藏語意為用佛的教誨來指導僧人修行。意為將佛的一切語言和三藏教義,都攝在該派始祖阿底峽所傳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并據以修行。該派為后弘期最先創立的重要宗派。該派重視一切佛教經論,對藏傳佛教義學影響甚大。教授派始自京俄巴。奠基人印度僧侶阿底峽(982—1054)入藏后作《菩提道燈論》,提出顯密結合、先顯后密的佛教教學內容與程序。后弟子仲敦巴(1005—1064)在藏北建熱振寺,傳阿底峽教法,形成宗派。曾分為教典、教授、教誡三個支派。宗喀巴以其主要教義創格魯派,并逐漸消并此派。【噶】:1.〔噶倫〕中國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員。2.〔噶廈〕藏語“發布命令的機關”,即中國原西藏地方政府,由噶倫四人組成,一九五九年后解散。3.譯音字。
【當】:[dāng]1.擔任:他當組長。2.承擔:敢作敢當。3.主持:當家。4.相稱:旗鼓相當(比喻實力相等)。5.應該:理當如此。6.介詞。1.組成時間短語,表示事件發生的時間:當我到家時,他已經走了。正當大家吃飯的時候,他回來了。2.組成處所短語,表示事件發生的處所:當眾出丑。當著大家的面把話講清楚。7.阻擋:人民軍隊,銳不可當。8.擬聲詞。撞擊金屬器物的聲音:丁丁當當。9.抵得上;等于:一以當十。[dàng]1.合適:處理得當。3.以為:我當你走了。4.當作:別把我當客人看待。5.指事情發生的(時間):當年。6.向當鋪抵押實物借錢:把金表拿去當了。7.抵押在當鋪里的實物:贖當。
【派】:1.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黨派。學派。宗派。樂觀派。2.作風或風度:氣派。派頭。3.有派頭兒;有風度:小王穿上這身衣服真夠派的。4.a)用于派別:兩派學者對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氣象、聲音、語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國風光。一派新氣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調(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場。7.攤派:派糧派款。8.指摘(別人過失):派不是。9.一種帶餡兒的西式點心:蘋果派。巧克力派。[英p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