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的讀音 四庫全書的意思
- 四
- 庫
- 全
- 書
“四庫全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ì kù quán shū]
- 漢字注音:
- ㄙˋ ㄎㄨˋ ㄑㄨㄢˊ ㄕㄨ
- 簡繁字形:
- 四庫全書
- 是否常用:
- 是
“四庫全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四庫全書 Sìkù Quánshū
[Si Ku Quan Shu(Complete library in the Four Branches of Literature)] 中國清代編修的大型綜合叢書。乾隆38年(1773)開館編修,乾隆46年(1782)完成。共收書3503種,計79337卷。分經、史、子、集四部,44類。收錄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價值的文化典籍。全書共繕寫7部,分藏于北京、承德、沈陽、鎮江、揚州、杭州等地。其中文津閣本現存北京圖書館,是七部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
辭典解釋
四庫全書 sì kù quán shū ㄙˋ ㄎㄨˋ ㄑㄩㄢˊ ㄕㄨ 書名。清乾隆時敕編之大叢書,歷十余年始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著錄凡一萬零二百八十九種,計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全書共分抄七部,分別存放在宮內、圓明園、承德、沈陽、揚州、鎮江、杭州,建文淵、文源、文津、文溯、文匯、文宗、文瀾七閣以藏之。咸豐時,文源、文匯、文宗相繼被毀,存世者惟文淵、文津、文溯及文瀾四部而已。
網絡解釋
四庫全書 (中國古代叢書)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共收錄3462種圖書,共計79338卷,36000余冊,約八億字。
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于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于紫禁城文淵閣、遼寧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后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最全面的總結,呈現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四庫全書》可以稱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中國文、史、哲、理、工、農、醫,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夠從中找到源頭和血脈。
“四庫全書”的單字解釋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庫】:1.儲存大量東西的建筑物:水庫。材料庫。入庫。2.(Kù)姓。3.庫侖的簡稱。電流強度為1安時,1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為1庫。
【全】:1.完備;齊全:這部書不全。東西預備全了。棉花苗已出全。2.保全;使完整不缺:兩全其美。3.整個:全神貫注。全家光榮。全書十五卷。4.完全;都:全不是新的。不全是新的。他講的話我全記下來了。5.姓。
【書】: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
“四庫全書”的相關詞語
“四庫全書”造句
三八節快到了,翻了康熙字典,看了四庫全書,找遍了英漢詞典,都找不出一個詞來形容你的好你的美。沒辦法,誰叫你是如此優秀呢?提前祝節日快樂!
金黃的秋收,美麗的花朵,《四庫全書》是你的史詩,《高山流水》是你的豪邁!道不盡情意綿綿,訴不完愛意切切!這就是我敬愛的祖國!節日快樂!
四庫全書,文化典籍;溫故知新,學而常思;尊師敬長,入孝出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行有余力,樂助鄰里;至誠之道,博厚崇禮;匡扶正義,修身律己!
閣樓很講究,清代庋藏《四庫全書》的文淵、文源、文溯、文津、文匯、文瀾、文宗七閣,就是依照天一閣的式樣建造的。
《四庫全書》收書3500種左右,《四部叢刊》收書500多種,雖然數量不如前者多,但內容、版本都很重要。
紀曉嵐為編寫《四庫全書總目》,將從各地搜集到的逾萬部書籍,以及宮中秘籍,一一細細審閱,披覽無余。
他站在中國古代文化熟落期的制高點上總纂《四庫全書》,并以綱紀群籍的識力撰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為后世學人開辟了學習典籍的門徑。
《四庫全書總目》“水經注”條曰,明代以來《水經注》各版本,不僅字句訛錯,層出迭見,亦有脫簡錯簡,妄增臆改闕漏夾雜其間。
乾隆時編《四庫全書》,曾收錄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利瑪竇《乾坤體儀》、熊三拔《泰西水法》、《簡平儀說》等書。
這邊廂,一面長約20米高過3米、由《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全宋書》做成的“書墻”已具規模……
* 四庫全書的讀音是:sì kù quán shū,四庫全書的意思:四庫全書 (中國古代叢書)《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共收錄3462種圖書,共計79338卷,36000余冊,約八億字。 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于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于紫禁城文淵閣、遼寧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后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最全面的總結,呈現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四庫全書》可以稱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中國文、史、哲、理、工、農、醫,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夠從中找到源頭和血脈。
基本解釋
四庫全書 Sìkù Quánshū
[Si Ku Quan Shu(Complete library in the Four Branches of Literature)] 中國清代編修的大型綜合叢書。乾隆38年(1773)開館編修,乾隆46年(1782)完成。共收書3503種,計79337卷。分經、史、子、集四部,44類。收錄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價值的文化典籍。全書共繕寫7部,分藏于北京、承德、沈陽、鎮江、揚州、杭州等地。其中文津閣本現存北京圖書館,是七部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
辭典解釋
四庫全書 sì kù quán shū ㄙˋ ㄎㄨˋ ㄑㄩㄢˊ ㄕㄨ書名。清乾隆時敕編之大叢書,歷十余年始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著錄凡一萬零二百八十九種,計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全書共分抄七部,分別存放在宮內、圓明園、承德、沈陽、揚州、鎮江、杭州,建文淵、文源、文津、文溯、文匯、文宗、文瀾七閣以藏之。咸豐時,文源、文匯、文宗相繼被毀,存世者惟文淵、文津、文溯及文瀾四部而已。
四庫全書 (中國古代叢書)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共收錄3462種圖書,共計79338卷,36000余冊,約八億字。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于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于紫禁城文淵閣、遼寧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后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最全面的總結,呈現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四庫全書》可以稱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中國文、史、哲、理、工、農、醫,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夠從中找到源頭和血脈。

三八節快到了,翻了康熙字典,看了四庫全書,找遍了英漢詞典,都找不出一個詞來形容你的好你的美。沒辦法,誰叫你是如此優秀呢?提前祝節日快樂!
金黃的秋收,美麗的花朵,《四庫全書》是你的史詩,《高山流水》是你的豪邁!道不盡情意綿綿,訴不完愛意切切!這就是我敬愛的祖國!節日快樂!
四庫全書,文化典籍;溫故知新,學而常思;尊師敬長,入孝出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行有余力,樂助鄰里;至誠之道,博厚崇禮;匡扶正義,修身律己!
閣樓很講究,清代庋藏《四庫全書》的文淵、文源、文溯、文津、文匯、文瀾、文宗七閣,就是依照天一閣的式樣建造的。
《四庫全書》收書3500種左右,《四部叢刊》收書500多種,雖然數量不如前者多,但內容、版本都很重要。
紀曉嵐為編寫《四庫全書總目》,將從各地搜集到的逾萬部書籍,以及宮中秘籍,一一細細審閱,披覽無余。
他站在中國古代文化熟落期的制高點上總纂《四庫全書》,并以綱紀群籍的識力撰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為后世學人開辟了學習典籍的門徑。
《四庫全書總目》“水經注”條曰,明代以來《水經注》各版本,不僅字句訛錯,層出迭見,亦有脫簡錯簡,妄增臆改闕漏夾雜其間。
乾隆時編《四庫全書》,曾收錄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利瑪竇《乾坤體儀》、熊三拔《泰西水法》、《簡平儀說》等書。
這邊廂,一面長約20米高過3米、由《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全宋書》做成的“書墻”已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