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銖錢的讀音 四銖錢的意思
四銖錢 公元前175年(前元五年),漢文帝改鑄“四銖半兩”,簡稱“四銖錢”,又稱漢半兩。其直徑為2.4-2.6厘米,重2.2-2.8克,錢穿孔比較小,無內外廓,錢文制作比較規范。四銖半兩因順應了當時的國勢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
- 四
- 銖
- 錢
“四銖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ì zhū qián]
- 漢字注音:
- ㄙˋ ㄓㄨ ㄑㄧㄢˊ
- 簡繁字形:
- 四銖錢
- 是否常用:
- 否
“四銖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中國古錢幣名。亦省稱"四銖"。漢幣。 2.中國古錢幣名。亦省稱"四銖"。南朝宋幣。
網絡解釋
四銖錢
公元前175年(前元五年),漢文帝改鑄“四銖半兩”,簡稱“四銖錢”,又稱漢半兩。其直徑為2.4-2.6厘米,重2.2-2.8克,錢穿孔比較小,無內外廓,錢文制作比較規范。四銖半兩因順應了當時的國勢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
“四銖錢”的單字解釋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銖】:古代質量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常指極輕的分量。
【錢】:1.銅錢:一個錢。錢串兒。2.貨幣:銀錢。一塊錢。3.款子:飯錢。車錢。買書的錢。一筆錢。4.錢財:有錢有勢。5.(錢兒)形狀像銅錢的東西:紙錢。榆錢兒。6.姓。7.重量單位,10分等于1錢,10錢等于1兩。1市錢合5克。
“四銖錢”的相關詞語
* 四銖錢的讀音是:sì zhū qián,四銖錢的意思:四銖錢 公元前175年(前元五年),漢文帝改鑄“四銖半兩”,簡稱“四銖錢”,又稱漢半兩。其直徑為2.4-2.6厘米,重2.2-2.8克,錢穿孔比較小,無內外廓,錢文制作比較規范。四銖半兩因順應了當時的國勢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
基本解釋
1.中國古錢幣名。亦省稱"四銖"。漢幣。 2.中國古錢幣名。亦省稱"四銖"。南朝宋幣。四銖錢
公元前175年(前元五年),漢文帝改鑄“四銖半兩”,簡稱“四銖錢”,又稱漢半兩。其直徑為2.4-2.6厘米,重2.2-2.8克,錢穿孔比較小,無內外廓,錢文制作比較規范。四銖半兩因順應了當時的國勢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銖】:古代質量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常指極輕的分量。
【錢】:1.銅錢:一個錢。錢串兒。2.貨幣:銀錢。一塊錢。3.款子:飯錢。車錢。買書的錢。一筆錢。4.錢財:有錢有勢。5.(錢兒)形狀像銅錢的東西:紙錢。榆錢兒。6.姓。7.重量單位,10分等于1錢,10錢等于1兩。1市錢合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