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馬攢蹄的讀音 四馬攢蹄的意思
【解釋】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五回:“叫:‘小的們,拿繩來!’眾頭目即取繩索。三怪把行者扳翻倒,四馬攢蹄捆住,揭起衣裳看時,足足是個弼馬溫。”【示例】父女二人便把燈來照看,一齊動手,把那衙內同孫高、薛寶都洗剝了上蓋衣服,連那兩個親隨,都~,緊緊的捆了。 ◎清·俞萬春 《蕩寇志》第七十四回【語法】復句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 四
- 馬
- 攢
- 蹄
“四馬攢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ì mǎ cuán tí]
- 漢字注音:
- ㄙˋ ㄇㄚˇ ㄘㄨㄢˊ ㄊㄧˊ
- 簡繁字形:
- 四馬攢蹄
- 是否常用:
- 否
“四馬攢蹄”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比喻兩手兩腳捆在一起。 辭典解釋
四馬攢蹄 sì mǎ cuán tí ㄙˋ ㄇㄚˇ ㄘㄨㄢˊ ㄊㄧˊ 把兩手兩腳捆綁在一起。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二折》:「則道是孤鴻伴影,幾時吃四馬攢蹄。」
《蕩寇志.第四回》:「連那兩個親隨,都四馬攢蹄,緊緊的捆了。」
網絡解釋
【解釋】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五回:“叫:‘小的們,拿繩來!’眾頭目即取繩索。三怪把行者扳翻倒,四馬攢蹄捆住,揭起衣裳看時,足足是個弼馬溫。”
【示例】父女二人便把燈來照看,一齊動手,把那衙內同孫高、薛寶都洗剝了上蓋衣服,連那兩個親隨,都~,緊緊的捆了。 ◎清·俞萬春 《蕩寇志》第七十四回
【語法】復句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四馬攢蹄”的單字解釋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馬】:同“馬”。
【攢】:[zǎn]1.積聚,積蓄。2.彎曲,卷曲。3.用同“趲”。趕作;加緊。[cuán]1.簇聚,聚集。2.引申指圍困。3.停棺待葬;待葬的棺柩。4.指攢宮。5.緊握。6.慫恿。7.見“攢抏”、“攢沅”。8.量詞。用於聚集成團或成堆的東西。[zàn]同“酇”。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一百戶為一攢。[zuān]1.同“鑽”。穿孔;鑽入。亦指打孔眼的工具。2.簪插,插。
【蹄】:牛、馬等牲畜趾端的角質保護物。也指有蹄的腳:馬不停蹄。
“四馬攢蹄”的相關詞語
* 四馬攢蹄的讀音是:sì mǎ cuán tí,四馬攢蹄的意思:【解釋】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五回:“叫:‘小的們,拿繩來!’眾頭目即取繩索。三怪把行者扳翻倒,四馬攢蹄捆住,揭起衣裳看時,足足是個弼馬溫。”【示例】父女二人便把燈來照看,一齊動手,把那衙內同孫高、薛寶都洗剝了上蓋衣服,連那兩個親隨,都~,緊緊的捆了。 ◎清·俞萬春 《蕩寇志》第七十四回【語法】復句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基本解釋
比喻兩手兩腳捆在一起。辭典解釋
四馬攢蹄 sì mǎ cuán tí ㄙˋ ㄇㄚˇ ㄘㄨㄢˊ ㄊㄧˊ把兩手兩腳捆綁在一起。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二折》:「則道是孤鴻伴影,幾時吃四馬攢蹄。」
《蕩寇志.第四回》:「連那兩個親隨,都四馬攢蹄,緊緊的捆了。」
【解釋】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五回:“叫:‘小的們,拿繩來!’眾頭目即取繩索。三怪把行者扳翻倒,四馬攢蹄捆住,揭起衣裳看時,足足是個弼馬溫。”
【示例】父女二人便把燈來照看,一齊動手,把那衙內同孫高、薛寶都洗剝了上蓋衣服,連那兩個親隨,都~,緊緊的捆了。 ◎清·俞萬春 《蕩寇志》第七十四回
【語法】復句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馬】:同“馬”。
【攢】:[zǎn]1.積聚,積蓄。2.彎曲,卷曲。3.用同“趲”。趕作;加緊。[cuán]1.簇聚,聚集。2.引申指圍困。3.停棺待葬;待葬的棺柩。4.指攢宮。5.緊握。6.慫恿。7.見“攢抏”、“攢沅”。8.量詞。用於聚集成團或成堆的東西。[zàn]同“酇”。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一百戶為一攢。[zuān]1.同“鑽”。穿孔;鑽入。亦指打孔眼的工具。2.簪插,插。
【蹄】:牛、馬等牲畜趾端的角質保護物。也指有蹄的腳:馬不停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