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師的讀音 回師的意思
回師 回師,〈書〉指作戰時把軍隊往回調動。
- 回
- 師
“回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uí shī]
- 漢字注音:
- ㄏㄨㄟˊ ㄕ
- 簡繁字形:
- 回師
- 是否常用:
- 是
“回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回師 huíshī
[order the troop back to…;swing back] 軍隊返回;班師
回師殲滅南逃之敵
得勝回師
辭典解釋
回師 huí shī ㄏㄨㄟˊ ㄕ 將軍隊往回調動。
元.周密《齊東野語.卷五.端平入洛》:「敏子與諸將議進止,久之無他策,勢須回師。」
網絡解釋
回師
回師,〈書〉指作戰時把軍隊往回調動。
“回師”的單字解釋
【回】:1.曲折環繞:回旋。巡回。迂回。回形針。峰回路轉。2.從別處到原來的地方;還:回家。回鄉。送回原處。3.掉轉:回頭。回過身來。4.答復;回報:回信。回敬。5.回稟。6.謝絕(邀請);退掉(預定的酒席等);辭去(伙計、傭工):送來的禮物都回了。7.指事情、動作的次數:來了一回。聽過兩回。那是另一回事。8.說書的一個段落,章回小說的一章:一百二十回抄本《紅樓夢》。9.回族:回民。10.姓。11.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從別處到原處:從郵局取回一個包裹。書報閱后,請放回原處。
【師】:1.傳授知識、技術的人:教師。2.掌握某種專門知識、技術的人:工程師。理發師。3.效法:師法。4.榜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5.軍隊:出師。勞師動眾。6.軍隊編制單位。在軍之下,團之上。7.由師徒關系或師生關系產生的:師母。師兄。8.對和尚、尼姑的尊稱:禪師。師太。
“回師”的反義詞
“回師”的相關成語
“回師”的相關詞語
“回師”造句
第二天晚上,她又回師發起攻勢,請侄女向她傾訴衷腸.
東北野戰軍在攻占錦州后,就立即向東北方面回師,從黑山、大虎山南北兩翼合圍廖耀湘兵團。
楚成王親自起兵救鄭攻宋,宋襄公聞訊回師,宋楚大戰一觸即發。
當敵人如夢初醒,由嵩山火速回師救援時,王樹聲所部在登封縣城下擺出“大打”的架勢;敵人在城外布下“口袋陣”,妄圖把他們“裝”進去。
有高王爺自從雙龍山回師,帶同兵五虎將文武員回到關中,暗暗密訪太子將已一載,并不見佳音.
故繡請將軍回師長安,憑堅城守,只要長安不失,就算關中各縣全丟了還可依長安一城奪回失地,但若長安失則關中根本已失,若想奪回關中則難上加難。
回師途中又向東侵入伏爾加河地區的不里阿耳國,二將又采取設伏的方式大敗敵軍,敵傷亡大半,僅逃出4000人。
我軍二渡赤水河,回師黔北,完全出敵意外。
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
韓家軍作出了向瓜州渡開拔,即將回師江南的假相,之后卻迅速向揚州西北的大儀鎮集結。
* 回師的讀音是:huí shī,回師的意思:回師 回師,〈書〉指作戰時把軍隊往回調動。
基本解釋
回師 huíshī
[order the troop back to…;swing back] 軍隊返回;班師
回師殲滅南逃之敵
得勝回師
辭典解釋
回師 huí shī ㄏㄨㄟˊ ㄕ將軍隊往回調動。
元.周密《齊東野語.卷五.端平入洛》:「敏子與諸將議進止,久之無他策,勢須回師。」
回師
回師,〈書〉指作戰時把軍隊往回調動。
【回】:1.曲折環繞:回旋。巡回。迂回。回形針。峰回路轉。2.從別處到原來的地方;還:回家。回鄉。送回原處。3.掉轉:回頭。回過身來。4.答復;回報:回信。回敬。5.回稟。6.謝絕(邀請);退掉(預定的酒席等);辭去(伙計、傭工):送來的禮物都回了。7.指事情、動作的次數:來了一回。聽過兩回。那是另一回事。8.說書的一個段落,章回小說的一章:一百二十回抄本《紅樓夢》。9.回族:回民。10.姓。11.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從別處到原處:從郵局取回一個包裹。書報閱后,請放回原處。
【師】:1.傳授知識、技術的人:教師。2.掌握某種專門知識、技術的人:工程師。理發師。3.效法:師法。4.榜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5.軍隊:出師。勞師動眾。6.軍隊編制單位。在軍之下,團之上。7.由師徒關系或師生關系產生的:師母。師兄。8.對和尚、尼姑的尊稱:禪師。師太。
第二天晚上,她又回師發起攻勢,請侄女向她傾訴衷腸.
東北野戰軍在攻占錦州后,就立即向東北方面回師,從黑山、大虎山南北兩翼合圍廖耀湘兵團。
楚成王親自起兵救鄭攻宋,宋襄公聞訊回師,宋楚大戰一觸即發。
當敵人如夢初醒,由嵩山火速回師救援時,王樹聲所部在登封縣城下擺出“大打”的架勢;敵人在城外布下“口袋陣”,妄圖把他們“裝”進去。
有高王爺自從雙龍山回師,帶同兵五虎將文武員回到關中,暗暗密訪太子將已一載,并不見佳音.
故繡請將軍回師長安,憑堅城守,只要長安不失,就算關中各縣全丟了還可依長安一城奪回失地,但若長安失則關中根本已失,若想奪回關中則難上加難。
回師途中又向東侵入伏爾加河地區的不里阿耳國,二將又采取設伏的方式大敗敵軍,敵傷亡大半,僅逃出4000人。
我軍二渡赤水河,回師黔北,完全出敵意外。
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
韓家軍作出了向瓜州渡開拔,即將回師江南的假相,之后卻迅速向揚州西北的大儀鎮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