圉怎么讀 圉的意思

漢字 | 圉 |
---|---|
讀音 |
|
注音 | ㄩˇ |
部首 | [囗] 國字匡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8 |
異體字 | 圄 敔 |
字形結構 | 全包圍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709 |
其它編碼 | 五筆:lfuf 倉頡:wgtj 鄭碼:jdbu 四角:60401 |
筆順編碼 | 25121431121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一丶ノ一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 點 撇 橫 橫 豎 橫 |
圉字的意思
養馬的地方:圉人(掌管養馬的人)。
圉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圉
yǔ ㄩˇ
養馬的地方:圉人。邊陲:“亦聊以固吾圉也”。防御:“其來不可圉”。同“圄”。古代樂器名。英語 stable, corral, enclosure; frontier, border
德語 Front, Vorderseite (S)?,Yu (Eig, Fam)
法語 paturage,frontière,prison
圉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圉 yǔ
〈動〉
(1) 同本義 [arrest;stop]
圉,囹圉,所以拘罪人也。——《說文》
圉,禁也。——《爾雅》
不圉我哉!——《周書·寶典》。注:“圉,禁也。”
終莫之圉。——《太玄·卷三疆》。注:“圉,止也。”
守圉之國,用鹽獨甚。——《管子·輕重甲》
其來不可圉。——《莊子》
(2) 養馬 [keep horses]
不有行者,誰捍牧圉?——《左傳》
(3) 通“御”( yù)。抵擋,防御 [defense]
然不能以此圉鬼神之誅。——《墨子·明鬼下》
其來不可圉。——《莊子·繕性》
瘖者可使守圉。——《淮南子·主術》
詞性變化
◎ 圉 yǔ
〈名〉
(1) 監獄 [jail]
小圉不下十數。——銀雀山漢墓竹簡《尉繚子》
(2) 又如:圉空(圄空,牢空著)
(3) 養馬的地方 [horse stable]
(4) 養馬的人 [groom]
馬有圉,牛有牧。——《左傳·昭公七年》
(5) 又如:圉人(《周禮》官名。掌管養馬放牧等事;泛稱養馬的人);圉牧(飼養牛馬的人)
(6) 邊境 [border]
孔棘我圉。——《詩·大雅·桑柔》
亦聊以固吾圉也。——《左傳》
圉字的辭典解釋
牢獄、監牢。《說文解字·?部》:「圉,囹圉,所以拘罪人。」《漢書·卷六四下·王襃傳》:「昔周公躬吐捉之勞,故有圉空之隆。」
養馬的人。南朝陳·徐陵〈梁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詣諸圉牧,莫不皆知。」《水滸傳·第九八回》:「卻有本部內一個軍卒,他原是田虎手下的馬圉。」
養馬的地方。晉·桓溫〈辭參朝政疏〉:「且不有行者,誰捍牧圉。」
邊境。《左傳·隱公十一年》:「寡人之使吾子處此,不唯許國之為,亦聊以固吾圉也。」
姓。如春秋時楚國有圉公陽。
動禁止。《管子·任法》:「鐘鼓竽瑟,宮中之樂,無禁圉也。」通「圄」。
抗拒、防御。《莊子·繕牲》:「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止。」《墨子·公輸》:「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
畜養。《左傳·哀公十四年》:「孟孺子泄將圉馬于成,成宰公孫宿不受。」
康熙字典解釋
圉【丑集上】【囗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說文》本作??。圉人,掌馬者。《周禮·夏官·校人》乗馬,一師四圉。《註》四匹爲乗,養馬爲圉,乗馬分爲四圉,則圉師一人掌之。
又《圉師》掌敎圉人養馬。
又《圉人》掌養馬芻牧之事,以役圉師。《註》役者,圉師使令焉。
又《爾雅·釋詁》垂也。《註》守圉在外垂也。《詩·大雅》多我覯痻,孔棘我圉。《左傳·隱十一年》亦聊以固我圉也。
又《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捍牧圉。
又月名。《爾雅·釋天》月在丁曰圉。
又《孟子》始舍之圉圉焉。《註》圉圉,困而未舒之貌。
又姓。《左傳·哀十六年》楚圉公陽穴宮負王,以如昭夫人之宮。
又圉門,周王城門。《周語》王自圉門入。
又圉陽,地名。《左傳·昭二十四年》楚王以舟師略吳疆,至圉陽而還。
又朱圉,山名。《書·禹貢》西傾朱圉。《前漢·地理志註》山在冀縣南梧中聚。
又邑名。《後漢·郡國志》圉屬豫州??留郡。
又洛陽有圉鄉。
又與圄同。詳前圄字註。
又與敔通。樂器。《詩·周頌》??磬柷圉。《書·益稷》作柷敔。
又《諡法》威德剛武曰圉。
又《正韻》魚據切,音御。止也,捍也。《莊子·繕性篇》其來不可圉。《註》與禦同。《管子·大匡篇》吾參圍之,安能圉我。
又《前漢·賈誼傳序》設建屏藩,以守強圉。吳楚合從,賴誼之慮。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圉【卷十】【幸部】
囹圄,所以拘罪人。從幸從囗。一曰圉,垂也。一曰圉人,掌馬者。魚舉切
說文解字注
(圉)囹圉、逗。所?拘辠人。?爲罪人。□爲拘之。故其字作圉。他書作囹圄者、同音相叚也。圄者、守之也。其義別。說文宋本作囹圄者、非是。月令。仲春命有司省囹圄。孟秋命有司繕囹圄。注曰。囹圄所以禁守繫者。若今別獄矣。蔡邕云。囹、牢也。圄、止也。所以止出入。皆罪人所舍也。崇精問曰。獄、周曰圜土。殷曰羑里。夏曰均臺。囹圄何代之獄。焦氏荅曰。月令秦書、則秦獄名也。漢曰若盧、魏曰司空是也。按蔡說囹圄皆罪人所舍。云皆則不必一地。是以□部曰囹、獄也。不連圉言。此言囹圉、錯見以明之。從囗?。會意。魚舉切。五部。今隷作圉。一曰圉、垂也。義見左傳、爾雅、毛傳。一曰圉人、掌馬者。義見左傳、周禮注、禮記注。按小徐本無此十二字。當是古本如此。邊垂者、可守之地。養馬者、守視之事。疑皆圄字引申之義。各書叚圉爲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