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龍芻狗的讀音 土龍芻狗的意思
【解釋】泥土捏的龍,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出處】《三國志·蜀書·杜微傳》:“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近義詞】陶雞瓦犬【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 土
- 龍
- 芻
- 狗
“土龍芻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ǔ lóng chú gǒu]
- 漢字注音:
- ㄊㄨˇ ㄌㄨㄥˊ ㄔㄨˊ ㄍㄡˇ
- 簡繁字形:
- 土龍芻狗
- 是否常用:
- 否
“土龍芻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土做的龍,草扎的狗。比喻名實不相副。辭典解釋
土龍芻狗 tǔ lóng chú gǒu ㄊㄨˇ ㄌㄨㄥˊ ㄔㄨˊ ㄍㄡˇ 泥塑的龍,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
《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杜微傳》:「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
網絡解釋
【解釋】泥土捏的龍,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
【出處】《三國志·蜀書·杜微傳》:“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
【近義詞】陶雞瓦犬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土龍芻狗”的單字解釋
【土】:1.土壤;泥土:黃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國土。領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產。土話。這個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間的;民間沿用的;非現代化的(區別于“洋”):土法。土專家。土洋并舉。5.不合潮流;不開通:土里土氣。土頭土腦。6.未熬制的鴉片:煙土。7.姓。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芻】:同“芻”。
【狗】: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舌長而薄,可散熱,毛有黃、白、黑等顏色。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訓練成警犬,有的用來幫助打獵、牧羊等。也叫犬。
“土龍芻狗”的相關詞語
* 土龍芻狗的讀音是:tǔ lóng chú gǒu,土龍芻狗的意思:【解釋】泥土捏的龍,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出處】《三國志·蜀書·杜微傳》:“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近義詞】陶雞瓦犬【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土做的龍,草扎的狗。比喻名實不相副。辭典解釋
土龍芻狗 tǔ lóng chú gǒu ㄊㄨˇ ㄌㄨㄥˊ ㄔㄨˊ ㄍㄡˇ泥塑的龍,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
《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杜微傳》:「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
【解釋】泥土捏的龍,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
【出處】《三國志·蜀書·杜微傳》:“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
【近義詞】陶雞瓦犬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土】:1.土壤;泥土:黃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國土。領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產。土話。這個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間的;民間沿用的;非現代化的(區別于“洋”):土法。土專家。土洋并舉。5.不合潮流;不開通:土里土氣。土頭土腦。6.未熬制的鴉片:煙土。7.姓。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芻】:同“芻”。
【狗】: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舌長而薄,可散熱,毛有黃、白、黑等顏色。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訓練成警犬,有的用來幫助打獵、牧羊等。也叫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