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怎么讀 埤的意思

漢字 | 埤 |
---|---|
讀音 |
|
注音 | ㄆㄧˊ|ㄆㄧˋ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8 |
異體字 | 壀 ?? ?? ?? ?? 陴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7E4 |
其它編碼 | 五筆:frtf 倉頡:ghwj 鄭碼:bned 四角:46140 |
筆順編碼 | 12132511312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提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 豎 |
埤字的意思
增加。
[pì]〔埤堄〕城墻上的矮墻,即女墻。
埤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埤
pí ㄆㄧˊ
◎ 增加:埤益。
其它字義
● 埤
pì ㄆㄧˋ
◎ 〔埤堄〕城上矮墻。
英語 add, increase, attach; low fence
法語 muret,murette,parapet
埤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埤 pí
〈名〉
通“陴”。城上女墻,上有孔穴,可以窺外 [parapet (wall)]
舉兵伐曹、五鹿,及反 鄭之埤,東衛之畝,勝 荊人于城濮。——《商君書·賞刑》
詞性變化
◎ 埤 pí
〈形〉
(1) 通“卑”
(2) 低下 [low]
其流也埤下。——《荀子·宥坐》
(3) 操行鄙陋 [inferior]
不恤其文是以終身不免埤污傭俗。——《荀子·非相》
◎ 埤 pí
〈動〉
(1) (形聲。從土,卑聲。本義:增加) 同本義 [increase]
埤,增也。——《說文》
政事一埤益我。——《詩·邶風·北門》
政事一埤遺我。
(2) 又如:埤助(助益;幫助);埤益(大大增加);埤遺(厚加)
(3) 另見 pì
基本詞義
◎ 埤 pì
〈名〉
(1) 城上的矮墻 [parapet (wall)]
掖垣竹埤梧十尋。——杜甫《題省中院壁》
(2) 另見 pí
埤字的辭典解釋
參見「埤堄 」條。
埤ㄆㄧˊpí 名低墻。唐·杜甫〈題省中院壁〉詩:「掖垣竹埤梧十尋,洞門對霤常陰陰。」
灌溉用的蓄水池。多用于地名。參見「[[埤頭鄉」、「虎頭埤]]」條。
動增加。《詩經·邶風·北門》:「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 與妹書〉:「削長埤短,可數百里。」
埤ㄅㄧˋbì 名低下潮濕的地方。《國語·晉語八》:「木不危生,松柏不生埤。」
埤ㄅㄟbēi 形低下。《字匯·土部》:「埤,音悲。與卑同。污下也。」《荀子·非相》:「故君子之于言無厭。鄙夫反是:好其實不恤其文,是以終身不免埤污傭俗。」通「卑」。
康熙字典解釋
埤【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符支切《集韻》《韻會》頻彌切《正韻》蒲麋切,??音陴。附也,增也,厚也。《詩·邶風》政事一埤益我。
又高曰垣,低曰埤,皆牆也。《杜甫詩》掖垣竹埤梧十尋。
又《集韻》部靡切,被上聲。下濕也。《晉語》松柏不生埤。《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
又《集韻》《韻會》部弭切《正韻》部比切,??音婢。田百畝謂之埤。
又《集韻》匹計切,音睥。埤堄,女牆也。與陴壀俾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埤【卷十三】【土部】
增也。從土卑聲。符支切
說文解字注
(埤)增也。詩北門曰。政事一埤益我。傳曰。埤、厚也。此與會部朇、衣部裨音義皆同。凡從曾之字皆取加高之意。會部曰。曾者、益也。是其意也。凡從卑之字皆取自卑加高之意。所謂天道??盈益謙。君子捊多益寡也。凡形聲中有會意者例此。從土。卑聲。符支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