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絲氣咽的讀音 聲絲氣咽的意思
見“聲絲氣噎 ”。
- 聲
- 絲
- 氣
- 咽
“聲絲氣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ēng sī qì yān]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聲絲氣咽
- 是否常用:
- 否
“聲絲氣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見“聲絲氣噎 ”。辭典解釋
聲絲氣咽 shēng sī qì yè ㄕㄥ ㄙ ㄑㄧˋ ㄧㄝˋ 呼吸阻塞,聲音微弱。形容人極其虛弱,連說話都很困難。《董西廂.卷九》:「淚漫漫地會圣也難交睫,空自攧,似恁地凄涼,……不覺聲絲氣咽,幾時挨徹!」《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盼奴道:『不是癡話,相會只在霎時間了。』看看聲絲氣咽,連呼趙郎而死。」也作「氣咽聲絲」。
網絡解釋
“聲絲氣咽”的單字解釋
【聲】:1.物體振動所發出的音響:鑼聲。大聲。2.說話;語言:不聲不響。呼聲。3.宣布;陳述:聲明。聲討。4.名譽:聲望。名聲。5.聲母:聲韻。雙聲。6.聲調:第一聲。去聲。7.量詞。用于聲音發出的次數:連喊三聲。
【絲】:1.蠶吐的像線的東西,是綢緞的原料。2.像絲的東西:粉絲。尼龍絲。3.形容極小,細微:絲毫。一絲不茍。4.市制長度、質量單位。10絲為1毫。
【氣】:1.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2.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3.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4.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5.人的精神狀態:氣概。氣節。氣魄。氣派。氣餒。6.怒,或使人發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shèng)。忍氣吞聲。7.欺壓:受氣。8.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9.中醫指某種癥象:痰氣。濕氣。10.景象:和氣。氣氛。氣韻(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
【咽】:[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構成的管子。分成三部分,上段跟鼻腔相對叫鼻咽,中段跟口腔相對叫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叫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也叫咽頭。[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別的東西通過咽頭到食管里去:咽唾沫。細嚼慢咽。狼吞虎咽。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yè]聲音受阻而低沉:哽咽。喇叭聲咽。
“聲絲氣咽”的相關詞語
* 聲絲氣咽的讀音是:shēng sī qì yān,聲絲氣咽的意思: 見“聲絲氣噎 ”。
基本解釋
見“聲絲氣噎 ”。辭典解釋
聲絲氣咽 shēng sī qì yè ㄕㄥ ㄙ ㄑㄧˋ ㄧㄝˋ呼吸阻塞,聲音微弱。形容人極其虛弱,連說話都很困難。《董西廂.卷九》:「淚漫漫地會圣也難交睫,空自攧,似恁地凄涼,……不覺聲絲氣咽,幾時挨徹!」《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盼奴道:『不是癡話,相會只在霎時間了。』看看聲絲氣咽,連呼趙郎而死。」也作「氣咽聲絲」。
【聲】:1.物體振動所發出的音響:鑼聲。大聲。2.說話;語言:不聲不響。呼聲。3.宣布;陳述:聲明。聲討。4.名譽:聲望。名聲。5.聲母:聲韻。雙聲。6.聲調:第一聲。去聲。7.量詞。用于聲音發出的次數:連喊三聲。
【絲】:1.蠶吐的像線的東西,是綢緞的原料。2.像絲的東西:粉絲。尼龍絲。3.形容極小,細微:絲毫。一絲不茍。4.市制長度、質量單位。10絲為1毫。
【氣】:1.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2.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3.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4.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5.人的精神狀態:氣概。氣節。氣魄。氣派。氣餒。6.怒,或使人發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shèng)。忍氣吞聲。7.欺壓:受氣。8.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9.中醫指某種癥象:痰氣。濕氣。10.景象:和氣。氣氛。氣韻(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
【咽】:[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構成的管子。分成三部分,上段跟鼻腔相對叫鼻咽,中段跟口腔相對叫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叫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也叫咽頭。[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別的東西通過咽頭到食管里去:咽唾沫。細嚼慢咽。狼吞虎咽。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yè]聲音受阻而低沉:哽咽。喇叭聲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