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判的讀音 大判的意思
大判 大判(おおばん,又稱「大判金」)是日本古時的一種金幣,廣義上是指16世紀以後制造的「延金」中所有呈橢圓形且面積較大者,較小者則為「小判」。天正16年(1588年)豐臣秀吉命京都金匠後藤家制造大判,尺寸及重量開始有了官定的規格,直到文久2年(1862年)都是由後藤家擔任此一工作。量目(重量)方面除了萬延(1860年)以後制造的之外,均規定以10兩(44匁,約165公克)兌換一貫,但事實上品位(純金含有量)則依時代不同有異。幣值方面不像小判一樣有公定價格,而是以品位為參考值,在市場上決定兌換比率。不過江戸時代有一段時間曾規定過公定價格。
- 大
- 判
“大判”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 pàn]
- 漢字注音:
- ㄉㄚˋ ㄆㄢ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大判”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大抵﹐大致。
網絡解釋
大判
大判(おおばん,又稱「大判金」)是日本古時的一種金幣,廣義上是指16世紀以後制造的「延金」中所有呈橢圓形且面積較大者,較小者則為「小判」。天正16年(1588年)豐臣秀吉命京都金匠後藤家制造大判,尺寸及重量開始有了官定的規格,直到文久2年(1862年)都是由後藤家擔任此一工作。量目(重量)方面除了萬延(1860年)以後制造的之外,均規定以10兩(44匁,約165公克)兌換一貫,但事實上品位(純金含有量)則依時代不同有異。幣值方面不像小判一樣有公定價格,而是以品位為參考值,在市場上決定兌換比率。不過江戸時代有一段時間曾規定過公定價格。
“大判”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判】:1.分開;分辨:判別。判斷。判明。2.明顯(有區別):新舊社會判然不同。前后判若兩人。3.評定:裁判。評判。判卷子。4.判決:審判。判案。公判。判了徒刑。
“大判”的相關詞語
* 大判的讀音是:dà pàn,大判的意思:大判 大判(おおばん,又稱「大判金」)是日本古時的一種金幣,廣義上是指16世紀以後制造的「延金」中所有呈橢圓形且面積較大者,較小者則為「小判」。天正16年(1588年)豐臣秀吉命京都金匠後藤家制造大判,尺寸及重量開始有了官定的規格,直到文久2年(1862年)都是由後藤家擔任此一工作。量目(重量)方面除了萬延(1860年)以後制造的之外,均規定以10兩(44匁,約165公克)兌換一貫,但事實上品位(純金含有量)則依時代不同有異。幣值方面不像小判一樣有公定價格,而是以品位為參考值,在市場上決定兌換比率。不過江戸時代有一段時間曾規定過公定價格。
基本解釋
大抵﹐大致。大判
大判(おおばん,又稱「大判金」)是日本古時的一種金幣,廣義上是指16世紀以後制造的「延金」中所有呈橢圓形且面積較大者,較小者則為「小判」。天正16年(1588年)豐臣秀吉命京都金匠後藤家制造大判,尺寸及重量開始有了官定的規格,直到文久2年(1862年)都是由後藤家擔任此一工作。量目(重量)方面除了萬延(1860年)以後制造的之外,均規定以10兩(44匁,約165公克)兌換一貫,但事實上品位(純金含有量)則依時代不同有異。幣值方面不像小判一樣有公定價格,而是以品位為參考值,在市場上決定兌換比率。不過江戸時代有一段時間曾規定過公定價格。【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判】:1.分開;分辨:判別。判斷。判明。2.明顯(有區別):新舊社會判然不同。前后判若兩人。3.評定:裁判。評判。判卷子。4.判決:審判。判案。公判。判了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