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的讀音 大功的意思
大功 大功是喪服名。中國古代五等喪服制第三等。喪服用熟麻布做成,較齊衰稍細,較小功略粗,故名。服孝期為九個月。凡本宗為堂兄弟、未嫁的堂姊妹、已嫁的姑姊妹等,又已嫁女為伯叔父,兄弟等均服之(《儀禮·喪服》及《清會典·禮部》)。據《唐律疏議·斗訟.》載,凡毆打本宗及外姻緦麻親,杖一百,小功加一等,徒一年,大功徒一年半,毆打緦麻尊屬,徒一年,小功尊屬徒一年半,大功尊屬如毆夫之祖父母,絞,夫之伯叔父母,徒二年半。
- 大
- 功
“大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 gōng]
- 漢字注音:
- ㄉㄚˋ ㄍㄨㄥ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大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大功 dàgōng
(1) [great merit]∶大功業,大功勞
(2) [extraordinary service]∶獎勵用語
記大功一次
辭典解釋
大功 dà gōng ㄉㄚˋ ㄍㄨㄥ 喪服五服之一。用熟麻布做成,較齊衰稍細,較小功為粗。于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眾孫之喪時服之,為期九個月。
《禮記.喪大記》:「大功布衰九月者,皆三月不御于內。」
一種學校、機關團體對有功人員的獎勵。
如:「他這次表現優異,記大功獎勵一次。」
功勞很大。
《書經.大誥》:「敷賁,敷前人受命,茲不忘大功。」
《文選.吳質.答東阿王書》:「今處此而求大功,猶絆良驥之足而責以千里之任。」
英語 great merit, great service
法語 haut fait, grand mérite, service extraordinaire
網絡解釋
大功
大功是喪服名。中國古代五等喪服制第三等。喪服用熟麻布做成,較齊衰稍細,較小功略粗,故名。服孝期為九個月。凡本宗為堂兄弟、未嫁的堂姊妹、已嫁的姑姊妹等,又已嫁女為伯叔父,兄弟等均服之(《儀禮·喪服》及《清會典·禮部》)。據《唐律疏議·斗訟.》載,凡毆打本宗及外姻緦麻親,杖一百,小功加一等,徒一年,大功徒一年半,毆打緦麻尊屬,徒一年,小功尊屬徒一年半,大功尊屬如毆夫之祖父母,絞,夫之伯叔父母,徒二年半。
“大功”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功】:1.功勞(跟“過”相對):立功。記一大功。2.成效和表現成效的事情(多指較大的):教育之功。功虧一簣。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個力使物體沿力的方向通過一段距離,這個力就對物體做了功。
“大功”的相關成語
“大功”的相關詞語
“大功”造句
成大事者,不恤小恥;立大功者,不拘小諒。馮夢龍
識達道理,似不能言,有大功德,勿自矜伐。
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閨門之內。垂大名于萬世者,必先行于纖微之事。
我們班評上“紅旗班”,班長有很大功勞。
好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閨門之內。陸賈
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司馬遷
成大功者,不顧小嫌;建遠略者,不期近效。
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
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閨門之內,垂大名于萬世者必先行之于纖微之事。
人的一生很短,成大功立大業的人畢竟不多,普通一般人能夠在這一生中做了一些救人助人的好事,那也就不虛此一生了。
* 大功的讀音是:dà gōng,大功的意思:大功 大功是喪服名。中國古代五等喪服制第三等。喪服用熟麻布做成,較齊衰稍細,較小功略粗,故名。服孝期為九個月。凡本宗為堂兄弟、未嫁的堂姊妹、已嫁的姑姊妹等,又已嫁女為伯叔父,兄弟等均服之(《儀禮·喪服》及《清會典·禮部》)。據《唐律疏議·斗訟.》載,凡毆打本宗及外姻緦麻親,杖一百,小功加一等,徒一年,大功徒一年半,毆打緦麻尊屬,徒一年,小功尊屬徒一年半,大功尊屬如毆夫之祖父母,絞,夫之伯叔父母,徒二年半。
基本解釋
大功 dàgōng
(1) [great merit]∶大功業,大功勞
(2) [extraordinary service]∶獎勵用語
記大功一次
辭典解釋
大功 dà gōng ㄉㄚˋ ㄍㄨㄥ喪服五服之一。用熟麻布做成,較齊衰稍細,較小功為粗。于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眾孫之喪時服之,為期九個月。
《禮記.喪大記》:「大功布衰九月者,皆三月不御于內。」
一種學校、機關團體對有功人員的獎勵。
如:「他這次表現優異,記大功獎勵一次。」
功勞很大。
《書經.大誥》:「敷賁,敷前人受命,茲不忘大功。」
《文選.吳質.答東阿王書》:「今處此而求大功,猶絆良驥之足而責以千里之任。」
英語 great merit, great service
法語 haut fait, grand mérite, service extraordinaire
大功
大功是喪服名。中國古代五等喪服制第三等。喪服用熟麻布做成,較齊衰稍細,較小功略粗,故名。服孝期為九個月。凡本宗為堂兄弟、未嫁的堂姊妹、已嫁的姑姊妹等,又已嫁女為伯叔父,兄弟等均服之(《儀禮·喪服》及《清會典·禮部》)。據《唐律疏議·斗訟.》載,凡毆打本宗及外姻緦麻親,杖一百,小功加一等,徒一年,大功徒一年半,毆打緦麻尊屬,徒一年,小功尊屬徒一年半,大功尊屬如毆夫之祖父母,絞,夫之伯叔父母,徒二年半。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功】:1.功勞(跟“過”相對):立功。記一大功。2.成效和表現成效的事情(多指較大的):教育之功。功虧一簣。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個力使物體沿力的方向通過一段距離,這個力就對物體做了功。
成大事者,不恤小恥;立大功者,不拘小諒。馮夢龍
識達道理,似不能言,有大功德,勿自矜伐。
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閨門之內。垂大名于萬世者,必先行于纖微之事。
我們班評上“紅旗班”,班長有很大功勞。
好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閨門之內。陸賈
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司馬遷
成大功者,不顧小嫌;建遠略者,不期近效。
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
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閨門之內,垂大名于萬世者必先行之于纖微之事。
人的一生很短,成大功立大業的人畢竟不多,普通一般人能夠在這一生中做了一些救人助人的好事,那也就不虛此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