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已去的意思 大勢已去的讀音和出處
- 大
- 勢
- 已
- 去
- 成語名稱:
- 大勢已去
- 成語拼音:
- [dà shì yǐ qù]
- 成語解釋:
- 大勢:指有利的局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失去;前途沒有希望。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程子說天命之改,莫是大勢已去。”
- 成語例句:
- 敵方大勢已去,人心渙散,我方如日方升,方興未艾。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指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大勢已去
- 英文翻譯:
- it is all up with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大勢已去”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D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大勢 有利 局勢 形勢 失去 前途 沒有 希望
“大勢已去”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勢】:1.勢力:權勢。人多勢眾。仗勢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現出來的趨向:來勢。勢如破竹。3.自然界的現象或形勢:山勢。地勢。水勢洶涌。4.政治、軍事或其他社會活動方面的狀況或情勢:局勢。大勢所趨。5.姿態:手勢。姿勢。6.雄性生殖器:去勢。
【已】:1.停止:爭論不已。2.副詞。已經:早已知道。3.文言副詞。太:不為已甚。吾得仲父已難矣。4.后來;不多時:其母…見長蛇數丈入榻下,已忽不見。5.古又同“以”。
【去】:1.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跟“來”相對):去路。去向。從成都去重慶。他去了三天,還沒回來。2.離開:去國。去世。去職。去留兩便。3.失去;失掉:大勢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這句話去幾個字就簡潔了。5.距離:兩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過去的(時間,多指過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辭,指人死:他不到四十歲就先去了。8.表示離開說話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時用“去”,表示到說話人所在地參與某件事時用“來”。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時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聽報告去了。10.用在“大、多、遠”等形容詞后,表示“非常…”,“…極了”的意思(后面加“了”):這座樓可大了去了!。他到過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聲:平上去入。11.扮演(戲曲里的角色):在《斷橋》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動詞后,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離開原來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繼續等:信步走去(=過去)。讓他說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大勢已去”的反義詞
“大勢已去”的近義詞
“大勢已去”的相關成語
“大勢已去”的關聯成語
大字的成語
勢字的成語
已字的成語
去字的成語
大開頭的成語
勢開頭的成語
已開頭的成語
去開頭的成語
da的成語
shi的成語
yi的成語
qu的成語
dsyq的成語
大勢什么什么的成語
大什么已什么的成語
大什么什么去的成語
什么勢已什么的成語
什么勢什么去的成語
什么什么已去的成語
“大勢已去”造句
那廝見大勢已去,慌張逃跑,心虛所致沿途風聲鶴唳提心吊膽慌不擇路地亂竄。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天皇見日本國大勢已去,不得不無條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日本見大勢已去,不得不無條件投降。
眼看大勢已去,他們的貪婪和恐懼并不一定使他們團結起來,倒往往反而使他們四分五裂。
他奉命守城卻不做準備,等到兵臨城下,他才意識到大勢已去,噬臍何及。
困守華山的敵軍,看到大勢已去,只得繳械投降。
敵方大勢已去,人心渙散,我方如日方升,方興未艾。
勢,就是大勢所趨,還是大勢已去,懂得勢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成熟的人!劉一秒
缺少北約組織提供的空中軍火來控制整個國家,他大勢已去的仍掙扎在多重的前線中。
我愛這里的落魄,死氣沉沉,墻塌窗壞,愛它大勢已去的頹敗。最好的時光已逝,只剩下有尊嚴的沉默。綠妖
* 大勢已去的意思 大勢已去的成語解釋 大勢已去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