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過望的讀音 大喜過望的意思
【解釋】過:超過;望:希望。結果比原來希望的還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出處】《史記·黥布傳》:“出就舍,張御食飲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示例】燦若燈下一看,正是前日相逢之人,不覺~,方才放下了心。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近義詞】喜出望外、喜從天降【反義詞】大失所望、大失人望【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特別高興
- 大
- 喜
- 過
- 望
“大喜過望”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 xǐ guò wàng]
- 漢字注音:
- ㄉㄚˋ ㄒㄧˇ ㄍㄨㄛˋ ㄨㄤˋ
- 簡繁字形:
- 大喜過望
- 是否常用:
- 否
“大喜過望”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大喜過望 dàxǐ-guòwàng
[be delighted that things are better than one expected;be overjoyed beyond expectation] 結果比所希望的還要好,因而感到特別欣喜
生視車后,一幼女,妙麗如神仙,大喜過望。——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
辭典解釋
大喜過望 dà xǐ guò wàng ㄉㄚˋ ㄒㄧˇ ㄍㄨㄛˋ ㄨㄤˋ 因結果超過原本預期的,而顯得特別高興。《史記.卷九一.黥布傳》:「出就舍,帳御食飲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文明小史.第四回》:「柳知府聽了不禁大喜過望,如同拾了寶貝一般。」也作「喜出望外」。
英語 overjoyed at unexpected good news (idiom)?
法語 (expr. idiom.)? bonne nouvelle inattendue
網絡解釋
【解釋】過:超過;望:希望。結果比原來希望的還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
【出處】《史記·黥布傳》:“出就舍,張御食飲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
【示例】燦若燈下一看,正是前日相逢之人,不覺~,方才放下了心。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
【近義詞】喜出望外、喜從天降
【反義詞】大失所望、大失人望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特別高興
“大喜過望”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喜】:1.快樂;高興:狂喜。喜出望外。笑在臉上,喜在心里。2.可慶賀的;可慶賀的事:喜事。賀喜。報喜。3.稱懷孕為“有喜”。4.愛好:好大喜功。喜新厭舊。5.某種生物適宜于什么環境;某種東西適宜于配合什么東西:喜光植物。海帶喜葷,最好跟肉一起燉。6.姓。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望】:1.看;向遠處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無際。2.拜訪;問候:拜望。探望。3.盼望;希望:渴望。豐收在望。4.聲譽。也指享有聲譽的人:威望。一鄉之望。5.怨:怨望。6.指望子:酒望。7.介詞。向;朝:他望我們點頭微笑。8.農歷每月十五日(有時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
“大喜過望”的相關詞語
* 大喜過望的讀音是:dà xǐ guò wàng,大喜過望的意思:【解釋】過:超過;望:希望。結果比原來希望的還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出處】《史記·黥布傳》:“出就舍,張御食飲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示例】燦若燈下一看,正是前日相逢之人,不覺~,方才放下了心。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近義詞】喜出望外、喜從天降【反義詞】大失所望、大失人望【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特別高興
基本解釋
大喜過望 dàxǐ-guòwàng
[be delighted that things are better than one expected;be overjoyed beyond expectation] 結果比所希望的還要好,因而感到特別欣喜
生視車后,一幼女,妙麗如神仙,大喜過望。——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
辭典解釋
大喜過望 dà xǐ guò wàng ㄉㄚˋ ㄒㄧˇ ㄍㄨㄛˋ ㄨㄤˋ因結果超過原本預期的,而顯得特別高興。《史記.卷九一.黥布傳》:「出就舍,帳御食飲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文明小史.第四回》:「柳知府聽了不禁大喜過望,如同拾了寶貝一般。」也作「喜出望外」。
英語 overjoyed at unexpected good news (idiom)?
法語 (expr. idiom.)? bonne nouvelle inattendue
【解釋】過:超過;望:希望。結果比原來希望的還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
【出處】《史記·黥布傳》:“出就舍,張御食飲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
【示例】燦若燈下一看,正是前日相逢之人,不覺~,方才放下了心。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
【近義詞】喜出望外、喜從天降
【反義詞】大失所望、大失人望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特別高興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喜】:1.快樂;高興:狂喜。喜出望外。笑在臉上,喜在心里。2.可慶賀的;可慶賀的事:喜事。賀喜。報喜。3.稱懷孕為“有喜”。4.愛好:好大喜功。喜新厭舊。5.某種生物適宜于什么環境;某種東西適宜于配合什么東西:喜光植物。海帶喜葷,最好跟肉一起燉。6.姓。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望】:1.看;向遠處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無際。2.拜訪;問候:拜望。探望。3.盼望;希望:渴望。豐收在望。4.聲譽。也指享有聲譽的人:威望。一鄉之望。5.怨:怨望。6.指望子:酒望。7.介詞。向;朝:他望我們點頭微笑。8.農歷每月十五日(有時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