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本的讀音 大字本的意思
辭典解釋大字本 dà zì běn 宋時刻書,多用大字。其版框紙幅,亦皆高大,每行最多不過十七、八字。藏書家稱此版本為「大字本」。 今泛指字體較大的版本,對視力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如:「兒童刊物多標榜大字本。」
- 大
- 字
- 本
“大字本”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 zì běn]
- 漢字注音:
- ㄉㄚˋ ㄗˋ ㄅㄣ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大字本”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大字本 dà zì běn ㄉㄚˋ ㄗˋ ㄅㄣˇ 宋時刻書,多用大字。其版框紙幅,亦皆高大,每行最多不過十七、八字。藏書家稱此版本為「大字本」。
今泛指字體較大的版本,對視力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如:「兒童刊物多標榜大字本。」
網絡解釋
“大字本”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根本(根源;徹底;本質上)。3.草的莖,樹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體。5.原來:本來。本領。6.自己這方面的:本國。本身。本位。本分(fèn)。
“大字本”的相關詞語
* 大字本的讀音是:dà zì běn,大字本的意思:辭典解釋大字本 dà zì běn 宋時刻書,多用大字。其版框紙幅,亦皆高大,每行最多不過十七、八字。藏書家稱此版本為「大字本」。 今泛指字體較大的版本,對視力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如:「兒童刊物多標榜大字本。」
辭典解釋
大字本 dà zì běn ㄉㄚˋ ㄗˋ ㄅㄣˇ宋時刻書,多用大字。其版框紙幅,亦皆高大,每行最多不過十七、八字。藏書家稱此版本為「大字本」。
今泛指字體較大的版本,對視力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如:「兒童刊物多標榜大字本。」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根本(根源;徹底;本質上)。3.草的莖,樹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體。5.原來:本來。本領。6.自己這方面的:本國。本身。本位。本分(f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