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驕子的讀音 天之驕子的意思
【解釋】驕子:父母溺愛驕縱的兒子。老天爺的寵兒。原指強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為父母溺愛、放肆不受管束的兒子。【出處】《漢書·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示例】有人能增加些美到世上去,這人便是~。 ◎冰心《寄小讀者·通訊九》【近義詞】出類拔萃【反義詞】碌碌無為【語法】偏正式;作主語、兼語、賓語;含褒義
- 天
- 之
- 驕
- 子
“天之驕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iān zhī jiāo zǐ]
- 漢字注音:
- ㄊㄧㄢ ㄓ ㄐㄧㄠ ㄗˇ
- 簡繁字形:
- 天之驕子
- 是否常用:
- 否
“天之驕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天之驕子 tiānzhījiāozǐ
(1) [unsually lucky person;child of fortune]∶上天的寵兒。漢時,匈奴人自稱為“天之驕子”,意為匈奴為天所驕寵,故極強盛。后泛指邊疆地區強盛的少數民族或其首領
(2) [a man of great ability and influence]∶比喻有才能、有影響的人
辭典解釋
天之驕子 tiān zhī jiāo zǐ ㄊㄧㄢ ㄓ ㄐㄧㄠ ㄗˇ 本為漢時匈奴的自稱,后泛指得天獨厚,倍受重視的人。
《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網絡解釋
【解釋】驕子:父母溺愛驕縱的兒子。老天爺的寵兒。原指強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為父母溺愛、放肆不受管束的兒子。
【出處】《漢書·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示例】有人能增加些美到世上去,這人便是~。 ◎冰心《寄小讀者·通訊九》
【近義詞】出類拔萃
【反義詞】碌碌無為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兼語、賓語;含褒義
“天之驕子”的單字解釋
【天】:1.天空:頂天立地。太陽一出滿天紅。2.位置在頂部的;凌空架設的:天棚。天窗。天橋。3.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今天。過了冬至,天越來越長了。4.用于計算天數: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點兒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五更天。天兒還早呢。6.季節:春天。冷天。三伏天。黃梅天。7.天氣:陰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資。天足。9.自然界:天災。人定勝天。10.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驕】:同“驕”。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天之驕子”的相關詞語
* 天之驕子的讀音是:tiān zhī jiāo zǐ,天之驕子的意思:【解釋】驕子:父母溺愛驕縱的兒子。老天爺的寵兒。原指強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為父母溺愛、放肆不受管束的兒子。【出處】《漢書·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示例】有人能增加些美到世上去,這人便是~。 ◎冰心《寄小讀者·通訊九》【近義詞】出類拔萃【反義詞】碌碌無為【語法】偏正式;作主語、兼語、賓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天之驕子 tiānzhījiāozǐ
(1) [unsually lucky person;child of fortune]∶上天的寵兒。漢時,匈奴人自稱為“天之驕子”,意為匈奴為天所驕寵,故極強盛。后泛指邊疆地區強盛的少數民族或其首領
(2) [a man of great ability and influence]∶比喻有才能、有影響的人
辭典解釋
天之驕子 tiān zhī jiāo zǐ ㄊㄧㄢ ㄓ ㄐㄧㄠ ㄗˇ本為漢時匈奴的自稱,后泛指得天獨厚,倍受重視的人。
《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解釋】驕子:父母溺愛驕縱的兒子。老天爺的寵兒。原指強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為父母溺愛、放肆不受管束的兒子。
【出處】《漢書·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示例】有人能增加些美到世上去,這人便是~。 ◎冰心《寄小讀者·通訊九》
【近義詞】出類拔萃
【反義詞】碌碌無為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兼語、賓語;含褒義
【天】:1.天空:頂天立地。太陽一出滿天紅。2.位置在頂部的;凌空架設的:天棚。天窗。天橋。3.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今天。過了冬至,天越來越長了。4.用于計算天數: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點兒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五更天。天兒還早呢。6.季節:春天。冷天。三伏天。黃梅天。7.天氣:陰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資。天足。9.自然界:天災。人定勝天。10.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驕】:同“驕”。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