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際的讀音 天人之際的意思
【解釋】天:自然規律;人:人事;際:際遇。自然和人事之間的相互關系。【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示例】是以臣每察~,觀禍亂之由,跡帝王之事,念先師之說,昭然著明,信不欺爾。 ◎唐·陳子昂《諫政理書》
- 天
- 人
- 之
- 際
“天人之際”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iān rén zhī jì]
- 漢字注音:
- ㄊㄧㄢ ㄖㄣˊ ㄓ ㄐㄧˋ
- 簡繁字形:
- 天人之際
- 是否常用:
- 否
“天人之際”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天道與人事相互之間的關系。辭典解釋
天人之際 tiān rén zhī jì ㄊㄧㄢ ㄖㄣˊ ㄓ ㄐㄧˋ 天道或天象與人事間相互的關系。
《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披藝觀之,天人之際已交。」
網絡解釋
【解釋】天:自然規律;人:人事;際:際遇。自然和人事之間的相互關系。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示例】是以臣每察~,觀禍亂之由,跡帝王之事,念先師之說,昭然著明,信不欺爾。 ◎唐·陳子昂《諫政理書》
“天人之際”的單字解釋
【天】:1.天空:頂天立地。太陽一出滿天紅。2.位置在頂部的;凌空架設的:天棚。天窗。天橋。3.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今天。過了冬至,天越來越長了。4.用于計算天數: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點兒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五更天。天兒還早呢。6.季節:春天。冷天。三伏天。黃梅天。7.天氣:陰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資。天足。9.自然界:天災。人定勝天。10.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際】:同“際”。
“天人之際”的相關詞語
* 天人之際的讀音是:tiān rén zhī jì,天人之際的意思:【解釋】天:自然規律;人:人事;際:際遇。自然和人事之間的相互關系。【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示例】是以臣每察~,觀禍亂之由,跡帝王之事,念先師之說,昭然著明,信不欺爾。 ◎唐·陳子昂《諫政理書》
基本解釋
天道與人事相互之間的關系。辭典解釋
天人之際 tiān rén zhī jì ㄊㄧㄢ ㄖㄣˊ ㄓ ㄐㄧˋ天道或天象與人事間相互的關系。
《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披藝觀之,天人之際已交。」
【解釋】天:自然規律;人:人事;際:際遇。自然和人事之間的相互關系。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示例】是以臣每察~,觀禍亂之由,跡帝王之事,念先師之說,昭然著明,信不欺爾。 ◎唐·陳子昂《諫政理書》
【天】:1.天空:頂天立地。太陽一出滿天紅。2.位置在頂部的;凌空架設的:天棚。天窗。天橋。3.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今天。過了冬至,天越來越長了。4.用于計算天數: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點兒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五更天。天兒還早呢。6.季節:春天。冷天。三伏天。黃梅天。7.天氣:陰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資。天足。9.自然界:天災。人定勝天。10.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際】:同“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