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的讀音 姜子牙的意思
姜子牙 (中國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杰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 姜
- 子
- 牙
“姜子牙”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āng zǐ yá]
- 漢字注音:
- ㄐㄧㄤ ㄗˇ ㄧㄚ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姜子牙”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小說《封神演義》中人物。又稱“姜太公”。名尚,傳封于呂,又稱“呂尚”。曾在昆侖山學道,后奉師傅之命下山輔佐周室。八十歲時被周文王訪得,拜為丞相。后助武王起兵伐紂,統率許多道術之士,與紂王斗智、斗法、斗力,終于完成滅商興周的大業。最后奉命發榜封神。辭典解釋
姜子牙 jiāng zǐ yá ㄐㄧㄤ ㄗˇ ㄧㄚˊ 人名。周初賢臣呂尚。參見「呂尚」條。
網絡解釋
姜子牙 (中國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杰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姜子牙”的單字解釋
【姜】: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披針形,花冠黃綠色,通常不開花。根狀莖黃褐色,有辣味,是常用的調味品,也可入藥。2.這種植物的根狀莖。3.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牙】:1.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狀的不同,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稱牙齒,也叫齒。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狀像牙齒的東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姜子牙”的相關詞語
“姜子牙”造句
黃忠六十才跟了劉備,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為丞相,佘太君百歲掛帥,孫悟空五百歲西天取經,白素貞一千多歲談戀愛。年輕人,你急什么呢?
今天你最大,美女給獻花;出門遭圍觀,疑是姜子牙;帥得沒了邊,舉頭望天涯;誰與你爭鋒,神仙不饒他。祝你生日快樂!
若果你知道姜子牙的故事,那么你就不會對我的答案感到驚奇了:絕對沒有。
寶雞縣作為姜子牙的發跡與其后裔封國地,在歷史與現實中享有重要地位。
最后,姜子牙輔佐文王,實現了自己建功立業的愿望。十分感謝。
劉備忙講了當年文王訪姜子牙的故事。
姜子牙轉世重修之后也不再是天命之人。
姜子牙毫不猶豫,就將二人斬首示眾,士兵呈來兩人的首級,姬昌看到后,頓時嚇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頓時就生了一場大病。
道塵聽了姜子牙的話有些發傻,是啊,自己成了修仙者,就注定了和凡人走在兩條不同的道路上,要想在修仙的道路上走得更長遠就不能三心二意貪幕凡塵的生活。
至武王伐紂凱旋,姜子牙修筑封神臺封神已有三百年。
* 姜子牙的讀音是:jiāng zǐ yá,姜子牙的意思:姜子牙 (中國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杰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基本解釋
小說《封神演義》中人物。又稱“姜太公”。名尚,傳封于呂,又稱“呂尚”。曾在昆侖山學道,后奉師傅之命下山輔佐周室。八十歲時被周文王訪得,拜為丞相。后助武王起兵伐紂,統率許多道術之士,與紂王斗智、斗法、斗力,終于完成滅商興周的大業。最后奉命發榜封神。辭典解釋
姜子牙 jiāng zǐ yá ㄐㄧㄤ ㄗˇ ㄧㄚˊ人名。周初賢臣呂尚。參見「呂尚」條。
姜子牙 (中國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杰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姜】: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披針形,花冠黃綠色,通常不開花。根狀莖黃褐色,有辣味,是常用的調味品,也可入藥。2.這種植物的根狀莖。3.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牙】:1.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狀的不同,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稱牙齒,也叫齒。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狀像牙齒的東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黃忠六十才跟了劉備,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為丞相,佘太君百歲掛帥,孫悟空五百歲西天取經,白素貞一千多歲談戀愛。年輕人,你急什么呢?
今天你最大,美女給獻花;出門遭圍觀,疑是姜子牙;帥得沒了邊,舉頭望天涯;誰與你爭鋒,神仙不饒他。祝你生日快樂!
若果你知道姜子牙的故事,那么你就不會對我的答案感到驚奇了:絕對沒有。
寶雞縣作為姜子牙的發跡與其后裔封國地,在歷史與現實中享有重要地位。
最后,姜子牙輔佐文王,實現了自己建功立業的愿望。十分感謝。
劉備忙講了當年文王訪姜子牙的故事。
姜子牙轉世重修之后也不再是天命之人。
姜子牙毫不猶豫,就將二人斬首示眾,士兵呈來兩人的首級,姬昌看到后,頓時嚇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頓時就生了一場大病。
道塵聽了姜子牙的話有些發傻,是啊,自己成了修仙者,就注定了和凡人走在兩條不同的道路上,要想在修仙的道路上走得更長遠就不能三心二意貪幕凡塵的生活。
至武王伐紂凱旋,姜子牙修筑封神臺封神已有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