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定鼎門的讀音 定鼎門的意思

    定鼎門 定鼎門,世界文化遺產,始建于隋朝,是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筑群上著名的建筑。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南門,隋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定鼎門,定鼎門內的街道稱為“天街”。定鼎門為一門兩闕格局,雙闕與主城門樓呈一字型對稱平行分布,門樓與闕臺之間有飛廊連接,其門道的寬度和進深為隋唐兩京郭門之最,這種“一字闕”的城門在隋唐兩京考古中也是孤例。 隋煬帝曾在定鼎門外設四方館,東方稱東夷使者,西方叫西戎使者,南方為南蠻使者,北方是北狄使者,各一人,用于接待各番國來使和處理互市、貿易事務。隋朝在這里還經常舉辦盛大的集會,向外國的君長和使節夸耀中國的富強。 定鼎門取名于“周武王遷九鼎,周公致太平[2] ”以及“成王定鼎于郟鄏”。史載周武王當年遷九鼎于洛陽,當時成周洛邑的南門之名即為定鼎門。 隋煬帝營建東都,次年正式遷都洛陽,成為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皇帝。之后,定鼎門相繼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為洛陽外郭城正門,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漸廢棄,定鼎門作為郭城南垣正門的時間長達530年。是中國古代延用時間最長的都城城門。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項目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dìng
    • dǐng
    • mén

    “定鼎門”的讀音

    拼音讀音
    [dìng dǐng mén]
    漢字注音:
    ㄉㄧㄥˋ ㄉㄧㄥˇ ㄇㄣˊ
    簡繁字形:
    定鼎門
    是否常用:

    “定鼎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代東都洛陽城南有三門,其正南名定鼎門。

    網絡解釋

    定鼎門

    定鼎門,世界文化遺產,始建于隋朝,是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筑群上著名的建筑。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南門,隋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定鼎門,定鼎門內的街道稱為“天街”。定鼎門為一門兩闕格局,雙闕與主城門樓呈一字型對稱平行分布,門樓與闕臺之間有飛廊連接,其門道的寬度和進深為隋唐兩京郭門之最,這種“一字闕”的城門在隋唐兩京考古中也是孤例。
    隋煬帝曾在定鼎門外設四方館,東方稱東夷使者,西方叫西戎使者,南方為南蠻使者,北方是北狄使者,各一人,用于接待各番國來使和處理互市、貿易事務。隋朝在這里還經常舉辦盛大的集會,向外國的君長和使節夸耀中國的富強。
    定鼎門取名于“周武王遷九鼎,周公致太平[2] ”以及“成王定鼎于郟鄏”。史載周武王當年遷九鼎于洛陽,當時成周洛邑的南門之名即為定鼎門。
    隋煬帝營建東都,次年正式遷都洛陽,成為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皇帝。之后,定鼎門相繼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為洛陽外郭城正門,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漸廢棄,定鼎門作為郭城南垣正門的時間長達530年。是中國古代延用時間最長的都城城門。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項目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定鼎門”的單字解釋

    】:1.平靜;穩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壞了,表針定住不動了。3.決定;使確定:商定。定計劃。開會時間定在明天上午。4.已經確定的;不改變的:定理。定論。定局。5.規定的:定量。定時。定期。6.約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勝利。8.姓。
    】:1.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業:定鼎。問鼎。3.大:鼎力。鼎言。4.鍋。5.姓。6.正當;正在:鼎盛。
    】:同“”。

    “定鼎門”的相關詞語

    * 定鼎門的讀音是:dìng dǐng mén,定鼎門的意思:定鼎門 定鼎門,世界文化遺產,始建于隋朝,是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筑群上著名的建筑。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南門,隋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定鼎門,定鼎門內的街道稱為“天街”。定鼎門為一門兩闕格局,雙闕與主城門樓呈一字型對稱平行分布,門樓與闕臺之間有飛廊連接,其門道的寬度和進深為隋唐兩京郭門之最,這種“一字闕”的城門在隋唐兩京考古中也是孤例。 隋煬帝曾在定鼎門外設四方館,東方稱東夷使者,西方叫西戎使者,南方為南蠻使者,北方是北狄使者,各一人,用于接待各番國來使和處理互市、貿易事務。隋朝在這里還經常舉辦盛大的集會,向外國的君長和使節夸耀中國的富強。 定鼎門取名于“周武王遷九鼎,周公致太平[2] ”以及“成王定鼎于郟鄏”。史載周武王當年遷九鼎于洛陽,當時成周洛邑的南門之名即為定鼎門。 隋煬帝營建東都,次年正式遷都洛陽,成為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皇帝。之后,定鼎門相繼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為洛陽外郭城正門,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漸廢棄,定鼎門作為郭城南垣正門的時間長達530年。是中國古代延用時間最長的都城城門。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項目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