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章摘句的讀音 尋章摘句的意思
【解釋】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出處】《三國志·吳書·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示例】~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唐·李賀《南園》詩【近義詞】尋行數墨、尋枝摘葉【反義詞】精挑細選【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尋
- 章
- 摘
- 句
“尋章摘句”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ún zhāng zhāi jù]
- 漢字注音:
- ㄒㄩㄣˊ ㄓㄤ ㄓㄞ ㄐㄩˋ
- 簡繁字形:
- 尋章摘句
- 是否常用:
- 否
“尋章摘句”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尋章摘句 xúnzhāng-zhāijù
[cull phrases but not meaning; write in cliches without originality] 讀書只摘記現成詞句。比喻局限于套用現成的詞句、章法,缺乏創造性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了。——唐· 李賀《南園》
辭典解釋
尋章摘句 xún zhāng zhāi jù ㄒㄩㄣˊ ㄓㄤ ㄓㄞ ㄐㄩˋ 讀書時只知摘錄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吳主權傳》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也作「摘句尋章」。
寫作時,只知套用前人的章法、語句,而不講究創造性。唐.李賀〈南園詩〉十三首之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也作「摘句尋章」。
網絡解釋
【解釋】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
【出處】《三國志·吳書·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示例】~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唐·李賀《南園》詩
【近義詞】尋行數墨、尋枝摘葉
【反義詞】精挑細選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尋章摘句”的單字解釋
【尋】:同“尋”。
【章】:1.詩、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樂章。2.章程;條目:黨章。招生簡章。3.條理:雜亂無章。4.圖章:印章。蓋章。5.佩戴在身上的標志:徽章。領章。6.古又同“嫜(zhāng)”。
【摘】:1.取(植物的花、果、葉或戴著、掛著的東西):摘梨。摘一朵花。摘帽子。把燈泡摘下來。2.選取:摘要。摘錄。從全文中摘了一段。3.摘借:摘了幾個錢救急。
【句】:[jù]1.句子:語句。詞句。造句。2.用于語言:三句話不離本行。寫了兩句詩。[gōu]高句麗(Gāogōulí),古族名,古國名。也作高句驪。又人名用字,春秋時越國國王勾踐也作句踐。
“尋章摘句”的相關詞語
* 尋章摘句的讀音是:xún zhāng zhāi jù,尋章摘句的意思:【解釋】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出處】《三國志·吳書·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示例】~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唐·李賀《南園》詩【近義詞】尋行數墨、尋枝摘葉【反義詞】精挑細選【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尋章摘句 xúnzhāng-zhāijù
[cull phrases but not meaning; write in cliches without originality] 讀書只摘記現成詞句。比喻局限于套用現成的詞句、章法,缺乏創造性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了。——唐· 李賀《南園》
辭典解釋
尋章摘句 xún zhāng zhāi jù ㄒㄩㄣˊ ㄓㄤ ㄓㄞ ㄐㄩˋ讀書時只知摘錄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吳主權傳》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也作「摘句尋章」。
寫作時,只知套用前人的章法、語句,而不講究創造性。唐.李賀〈南園詩〉十三首之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也作「摘句尋章」。
【解釋】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
【出處】《三國志·吳書·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示例】~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唐·李賀《南園》詩
【近義詞】尋行數墨、尋枝摘葉
【反義詞】精挑細選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尋】:同“尋”。
【章】:1.詩、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樂章。2.章程;條目:黨章。招生簡章。3.條理:雜亂無章。4.圖章:印章。蓋章。5.佩戴在身上的標志:徽章。領章。6.古又同“嫜(zhāng)”。
【摘】:1.取(植物的花、果、葉或戴著、掛著的東西):摘梨。摘一朵花。摘帽子。把燈泡摘下來。2.選取:摘要。摘錄。從全文中摘了一段。3.摘借:摘了幾個錢救急。
【句】:[jù]1.句子:語句。詞句。造句。2.用于語言:三句話不離本行。寫了兩句詩。[gōu]高句麗(Gāogōulí),古族名,古國名。也作高句驪。又人名用字,春秋時越國國王勾踐也作句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