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上瞻烏的讀音 屋上瞻烏的意思
辭典解釋屋上瞻烏 wū shàng zhān wū 看見停在屋上的烏鴉,會再度勾起對屋中人的情感。參見「愛屋及烏」條。后用以比喻對往事的懷念。 清.陸世廉《西臺記.第二出》:「山河滿眼俱非故,猛回頭屋上瞻烏。」 誰能預測即將發生的禍亂呢?語本《詩經.小雅.正月》:「瞻烏爰止,于誰之屋。」比喻對前途的擔憂。 清.洪升《長生殿.第一○出》:「笑他每似堂間處燕,有誰曾屋上瞻烏?」
- 屋
- 上
- 瞻
- 烏
“屋上瞻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ū shàng zhān wū]
- 漢字注音:
- ㄨ ㄕㄤˋ ㄓㄢ ㄨ
- 簡繁字形:
- 屋上瞻烏
- 是否常用:
- 否
“屋上瞻烏”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屋上瞻烏 wū shàng zhān wū ㄨ ㄕㄤˋ ㄓㄢ ㄨ 看見停在屋上的烏鴉,會再度勾起對屋中人的情感。參見「愛屋及烏」條。后用以比喻對往事的懷念。
清.陸世廉《西臺記.第二出》:「山河滿眼俱非故,猛回頭屋上瞻烏。」
誰能預測即將發生的禍亂呢?語本《詩經.小雅.正月》:「瞻烏爰止,于誰之屋。」比喻對前途的擔憂。
清.洪升《長生殿.第一○出》:「笑他每似堂間處燕,有誰曾屋上瞻烏?」
網絡解釋
“屋上瞻烏”的單字解釋
【屋】:1.房子:房屋。屋頂。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間屋住四個人。3.(Wū)姓。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瞻】:1.往前或往上看:觀瞻。高瞻遠矚。2.姓。
【烏】:1.“烏”的繁體字。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
“屋上瞻烏”的相關詞語
* 屋上瞻烏的讀音是:wū shàng zhān wū,屋上瞻烏的意思:辭典解釋屋上瞻烏 wū shàng zhān wū 看見停在屋上的烏鴉,會再度勾起對屋中人的情感。參見「愛屋及烏」條。后用以比喻對往事的懷念。 清.陸世廉《西臺記.第二出》:「山河滿眼俱非故,猛回頭屋上瞻烏。」 誰能預測即將發生的禍亂呢?語本《詩經.小雅.正月》:「瞻烏爰止,于誰之屋。」比喻對前途的擔憂。 清.洪升《長生殿.第一○出》:「笑他每似堂間處燕,有誰曾屋上瞻烏?」
辭典解釋
屋上瞻烏 wū shàng zhān wū ㄨ ㄕㄤˋ ㄓㄢ ㄨ看見停在屋上的烏鴉,會再度勾起對屋中人的情感。參見「愛屋及烏」條。后用以比喻對往事的懷念。
清.陸世廉《西臺記.第二出》:「山河滿眼俱非故,猛回頭屋上瞻烏。」
誰能預測即將發生的禍亂呢?語本《詩經.小雅.正月》:「瞻烏爰止,于誰之屋。」比喻對前途的擔憂。
清.洪升《長生殿.第一○出》:「笑他每似堂間處燕,有誰曾屋上瞻烏?」
【屋】:1.房子:房屋。屋頂。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間屋住四個人。3.(Wū)姓。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瞻】:1.往前或往上看:觀瞻。高瞻遠矚。2.姓。
【烏】:1.“烏”的繁體字。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