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輔右弼的讀音 左輔右弼的意思
【解釋】圃、弼:本指輔助帝王或太子的官,后引伸為左右輔佐的人。比喻在左右輔助。【出處】《晉書·潘尼傳》:“左輔右弼,前疑后承。一日萬機,業業兢兢。”【示例】以后還望中堂忍辱負重,化險為夷,兩公~,折沖御侮。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 左
- 輔
- 右
- 弼
“左輔右弼”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uǒ fǔ yòu bì]
- 漢字注音:
- ㄗㄨㄛˇ ㄈㄨˇ ㄧㄡˋ ㄅㄧˋ
- 簡繁字形:
- 左輔右弼
- 是否常用:
- 否
“左輔右弼”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孔叢子?論書》:“王者前有疑,后有丞,左有輔,右有弼,謂之四近。”后以“左輔右弼”指帝王或太子左右的輔佐近臣。左右輔助。辭典解釋
左輔右弼 zuǒ fǔ yòu bì ㄗㄨㄛˇ ㄈㄨˇ ㄧㄡˋ ㄅㄧˋ 于君王左右輔佐的重臣。
《晉書.卷五五.潘尼傳》:「左輔右弼,前疑后丞,一日萬機,業業兢兢。」
唐.楊烱〈崇文館宴集詩序〉:「左輔右弼之宮,此焉攸集,先馬后車之任,于是乎在。」
網絡解釋
【解釋】圃、弼:本指輔助帝王或太子的官,后引伸為左右輔佐的人。比喻在左右輔助。
【出處】《晉書·潘尼傳》:“左輔右弼,前疑后承。一日萬機,業業兢兢。”
【示例】以后還望中堂忍辱負重,化險為夷,兩公~,折沖御侮。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左輔右弼”的單字解釋
【左】: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東的一邊(跟“右”相對,下2.同):左方。左手。向左轉。3.方位詞。東:山左(太行山以東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東省)。4.偏;邪;不正常:左脾氣。左道旁門。5.錯;不對頭:想左了。說左了。6.相反:意見相左。7.進步的;革命的:左派。左翼作家。8.同“佐”9.姓。
【輔】:同“輔”。
【右】: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西的一邊(跟“左”相對,下2.同):右方。右手。靠右走。3.方位詞。西:山右(太行山以西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西省)。4.上15.(古人以右為尊):無出其右。6.崇尚:右文。7.保守的;反動的:右派。右傾。8.同“佑”。9.姓。
【弼】:輔助:輔弼。
“左輔右弼”的相關詞語
* 左輔右弼的讀音是:zuǒ fǔ yòu bì,左輔右弼的意思:【解釋】圃、弼:本指輔助帝王或太子的官,后引伸為左右輔佐的人。比喻在左右輔助。【出處】《晉書·潘尼傳》:“左輔右弼,前疑后承。一日萬機,業業兢兢。”【示例】以后還望中堂忍辱負重,化險為夷,兩公~,折沖御侮。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孔叢子?論書》:“王者前有疑,后有丞,左有輔,右有弼,謂之四近。”后以“左輔右弼”指帝王或太子左右的輔佐近臣。左右輔助。辭典解釋
左輔右弼 zuǒ fǔ yòu bì ㄗㄨㄛˇ ㄈㄨˇ ㄧㄡˋ ㄅㄧˋ于君王左右輔佐的重臣。
《晉書.卷五五.潘尼傳》:「左輔右弼,前疑后丞,一日萬機,業業兢兢。」
唐.楊烱〈崇文館宴集詩序〉:「左輔右弼之宮,此焉攸集,先馬后車之任,于是乎在。」
【解釋】圃、弼:本指輔助帝王或太子的官,后引伸為左右輔佐的人。比喻在左右輔助。
【出處】《晉書·潘尼傳》:“左輔右弼,前疑后承。一日萬機,業業兢兢。”
【示例】以后還望中堂忍辱負重,化險為夷,兩公~,折沖御侮。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左】: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東的一邊(跟“右”相對,下2.同):左方。左手。向左轉。3.方位詞。東:山左(太行山以東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東省)。4.偏;邪;不正常:左脾氣。左道旁門。5.錯;不對頭:想左了。說左了。6.相反:意見相左。7.進步的;革命的:左派。左翼作家。8.同“佐”9.姓。
【輔】:同“輔”。
【右】: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西的一邊(跟“左”相對,下2.同):右方。右手。靠右走。3.方位詞。西:山右(太行山以西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西省)。4.上15.(古人以右為尊):無出其右。6.崇尚:右文。7.保守的;反動的:右派。右傾。8.同“佑”。9.姓。
【弼】:輔助:輔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