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共和國的讀音 巴拉圭共和國的意思
辭典解釋巴拉圭共和國 (Republic of Paraguay) bā lā guī gòng hé guó 國名。南美洲中南部內陸國家,東鄰巴西,南連阿根廷,西接玻利維亞,巴拉圭河縱貫全境。面積四十萬六千七百五十二平方公里,人口約四百萬。首都為亞松森(Asuncion)?,信仰天主教,主要語言為西班牙語。南部屬熱帶森林氣候,經濟以農、林、牧為主。原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元一八一一年五月十四日獨立自治,一八一三年建立巴拉圭共和國。國慶日訂于五月十四日。幣制為Guarani。 簡稱為「巴拉圭」。
- 巴
- 拉
- 圭
- 共
- 和
- 國
“巴拉圭共和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ā lā guī gòng hé guó]
- 漢字注音:
- ㄅㄚ ㄌㄚ ㄍㄨㄟ ㄍㄨㄥˋ ㄏㄜˊ ㄍㄨㄛˊ
- 簡繁字形:
- 巴拉圭共和國
- 是否常用:
- 否
“巴拉圭共和國”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巴拉圭共和國 (Republic of Paraguay) bā lā guī gòng hé guó ㄅㄚ ㄌㄚ ㄍㄨㄟ ㄍㄨㄥˋ ㄏㄜˊ ㄍㄨㄛˊ 國名。南美洲中南部內陸國家,東鄰巴西,南連阿根廷,西接玻利維亞,巴拉圭河縱貫全境。面積四十萬六千七百五十二平方公里,人口約四百萬。首都為亞松森(Asuncion)?,信仰天主教,主要語言為西班牙語。南部屬熱帶森林氣候,經濟以農、林、牧為主。原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元一八一一年五月十四日獨立自治,一八一三年建立巴拉圭共和國。國慶日訂于五月十四日。幣制為Guarani。
簡稱為「巴拉圭」。
網絡解釋
“巴拉圭共和國”的單字解釋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緊貼:爬山虎巴在墻上。3.粘住:粥巴了鍋了。4.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巴。5.挨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張開:巴著眼瞧。天氣干燥,桌子都巴縫兒啦。7.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8.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9.姓。10.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符號bar。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100萬達因作用力,壓強就是1巴,合100000帕。從前氣象學上多用毫巴,現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拉】:[lā]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著自己移動:拉鋸。拉纖。把車拉過來。2.用車載運:平板車能拉貨,也能拉人。3.帶領轉移(多用于隊伍):把二連拉到河那邊去。4.牽引樂器的某一部分使樂器發出聲音:拉胡琴。拉手風琴。5.拖長;使延長:拉長聲音說話。快跟上,不要拉開距離!6.拖欠:拉虧空。拉下不少賬。7.撫養:他母親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8.幫助:人家有困難,咱們應該拉他一把。9.牽累;拉扯:自己做的事,為什么要拉上別人?10.閑談:拉話。拉家常。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lá]刀刃與物件接觸,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動,使物件破裂或斷開;割:把皮子拉開。手上拉了個口子。“剌”[lǎ]見〖半拉〗、[là]同“落”(là)。
【圭】:1.古代帝王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2.古代測日影的儀器:圭表。圭臬。3.古代量名。一圭容0.5毫升。
【共】:[gòng]1.相同,一樣:共性。共同。同甘共苦。2.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難與共。休戚與共。3.一起,一齊:共鳴。共勉。共議。共處(chǔ)。4.總計,合計:共計。總共。5.與,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6.“共產黨”的簡稱。[gōng]1.古同“恭”,恭敬。2.古同“供”,供奉,供給。
【和】:[hé]1.平和;和緩:溫和。柔和。和顏悅色。2.和諧;和睦:和衷共濟。弟兄不和。3.結束戰爭或爭執:講和。媾和。軍閥之間一會兒打,一會兒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賽球)不分勝負:和棋。和局。末了一盤和了。5.姓。6.連帶:和盤托出。和衣而臥(不脫衣服睡覺)。7.引進相關或比較的對象:他和大家講他過去的經歷。柜臺正和我一樣高。8.表示聯合;跟;與:工人和農民都是國家的主人。9.加法運算中,一個數加上另一個數所得的數,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數。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諧地跟著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奉和一首。[huò]1.粉狀或粒狀物摻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使成較稀的東西:和藥。藕粉里和點兒糖。2.用于洗東西換水的次數或一劑藥煎的次數:衣裳已經洗了三和。二和藥。[huó]在粉狀物中加液體攪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點兒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國】:同“國”。
“巴拉圭共和國”的相關詞語
* 巴拉圭共和國的讀音是:bā lā guī gòng hé guó,巴拉圭共和國的意思:辭典解釋巴拉圭共和國 (Republic of Paraguay) bā lā guī gòng hé guó 國名。南美洲中南部內陸國家,東鄰巴西,南連阿根廷,西接玻利維亞,巴拉圭河縱貫全境。面積四十萬六千七百五十二平方公里,人口約四百萬。首都為亞松森(Asuncion)?,信仰天主教,主要語言為西班牙語。南部屬熱帶森林氣候,經濟以農、林、牧為主。原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元一八一一年五月十四日獨立自治,一八一三年建立巴拉圭共和國。國慶日訂于五月十四日。幣制為Guarani。 簡稱為「巴拉圭」。
辭典解釋
巴拉圭共和國 (Republic of Paraguay) bā lā guī gòng hé guó ㄅㄚ ㄌㄚ ㄍㄨㄟ ㄍㄨㄥˋ ㄏㄜˊ ㄍㄨㄛˊ國名。南美洲中南部內陸國家,東鄰巴西,南連阿根廷,西接玻利維亞,巴拉圭河縱貫全境。面積四十萬六千七百五十二平方公里,人口約四百萬。首都為亞松森(Asuncion)?,信仰天主教,主要語言為西班牙語。南部屬熱帶森林氣候,經濟以農、林、牧為主。原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元一八一一年五月十四日獨立自治,一八一三年建立巴拉圭共和國。國慶日訂于五月十四日。幣制為Guarani。
簡稱為「巴拉圭」。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緊貼:爬山虎巴在墻上。3.粘住:粥巴了鍋了。4.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巴。5.挨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張開:巴著眼瞧。天氣干燥,桌子都巴縫兒啦。7.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8.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9.姓。10.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符號bar。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100萬達因作用力,壓強就是1巴,合100000帕。從前氣象學上多用毫巴,現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拉】:[lā]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著自己移動:拉鋸。拉纖。把車拉過來。2.用車載運:平板車能拉貨,也能拉人。3.帶領轉移(多用于隊伍):把二連拉到河那邊去。4.牽引樂器的某一部分使樂器發出聲音:拉胡琴。拉手風琴。5.拖長;使延長:拉長聲音說話。快跟上,不要拉開距離!6.拖欠:拉虧空。拉下不少賬。7.撫養:他母親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8.幫助:人家有困難,咱們應該拉他一把。9.牽累;拉扯:自己做的事,為什么要拉上別人?10.閑談:拉話。拉家常。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lá]刀刃與物件接觸,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動,使物件破裂或斷開;割:把皮子拉開。手上拉了個口子。“剌”[lǎ]見〖半拉〗、[là]同“落”(là)。
【圭】:1.古代帝王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2.古代測日影的儀器:圭表。圭臬。3.古代量名。一圭容0.5毫升。
【共】:[gòng]1.相同,一樣:共性。共同。同甘共苦。2.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難與共。休戚與共。3.一起,一齊:共鳴。共勉。共議。共處(chǔ)。4.總計,合計:共計。總共。5.與,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6.“共產黨”的簡稱。[gōng]1.古同“恭”,恭敬。2.古同“供”,供奉,供給。
【和】:[hé]1.平和;和緩:溫和。柔和。和顏悅色。2.和諧;和睦:和衷共濟。弟兄不和。3.結束戰爭或爭執:講和。媾和。軍閥之間一會兒打,一會兒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賽球)不分勝負:和棋。和局。末了一盤和了。5.姓。6.連帶:和盤托出。和衣而臥(不脫衣服睡覺)。7.引進相關或比較的對象:他和大家講他過去的經歷。柜臺正和我一樣高。8.表示聯合;跟;與:工人和農民都是國家的主人。9.加法運算中,一個數加上另一個數所得的數,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數。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諧地跟著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奉和一首。[huò]1.粉狀或粒狀物摻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使成較稀的東西:和藥。藕粉里和點兒糖。2.用于洗東西換水的次數或一劑藥煎的次數:衣裳已經洗了三和。二和藥。[huó]在粉狀物中加液體攪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點兒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國】: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