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的讀音 巴格達的意思
巴格達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省首府)巴格達(??????,Baghdad),伊拉克首都,同時也是巴格達省首府,伊斯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巴格達這個名稱來自于波斯語,含義為“神(bagh)的贈賜(dād)”。舊譯“報達”、“八哈塔”。 巴格達跨底格里斯河兩岸,距幼發拉底河僅30多公里,處于東西方的交通要道,鐵路、公路和航空構成陸地和空中的立體運輸,十分便捷。鐵路向北通往敘利亞和土耳其,向南延伸至波斯灣,也是國際東方快車的必經之地。
- 巴
- 格
- 達
“巴格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ā gé dá]
- 漢字注音:
- ㄅㄚ ㄍㄜˊ ㄉㄚˊ
- 簡繁字形:
- 巴格達
- 是否常用:
- 否
“巴格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伊拉克首都。人口450萬(1995年)。公元762年被定為阿拉伯帝國都城,9世紀曾為伊斯蘭教中心。1921年成為首都。全國最大工業中心,有煉油、鋼鐵、水泥等工業。中東重要國際航空站。多清真寺。城南有巴比倫古城遺址,游覽業興盛。辭典解釋
巴格達 (Baghdad) bā gé dá ㄅㄚ ㄍㄜˊ ㄉㄚˊ 城市名。位于底格里斯河與其支流狄牙拉河的會流處。為伊拉克首都和進出口貨物的最大集散地。不僅輸出本國產品,伊朗西部的土產大部分亦經此轉運出口,同時也是中東地區重要的航空站。昔為巴比倫帝國的重要城市,所以城內頗多古跡,但在兩伊戰爭的城市戰中,巴格達成為伊朗飛彈攻擊的目標,都市景觀破壞無數,不復當年的盛況。西元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后,市容損毀更為慘烈。
網絡解釋
巴格達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省首府)
巴格達(??????,Baghdad),伊拉克首都,同時也是巴格達省首府,伊斯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巴格達這個名稱來自于波斯語,含義為“神(bagh)的贈賜(dād)”。舊譯“報達”、“八哈塔”。
巴格達跨底格里斯河兩岸,距幼發拉底河僅30多公里,處于東西方的交通要道,鐵路、公路和航空構成陸地和空中的立體運輸,十分便捷。鐵路向北通往敘利亞和土耳其,向南延伸至波斯灣,也是國際東方快車的必經之地。
“巴格達”的單字解釋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緊貼:爬山虎巴在墻上。3.粘住:粥巴了鍋了。4.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巴。5.挨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張開:巴著眼瞧。天氣干燥,桌子都巴縫兒啦。7.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8.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9.姓。10.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符號bar。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100萬達因作用力,壓強就是1巴,合100000帕。從前氣象學上多用毫巴,現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格】:[gé]1.格子:方格紙。把字寫在格兒里。四格兒的書架。2.規格;格式:品格。格律。合格。別具一格。3.品質;風度:人格。風格。性格。4.阻礙;限制:格于成例。5.某些語言中名詞(有的包括代詞、形容詞)的語法范疇,用詞尾變化來表示它和別的詞之間的語法關系。例如俄語的名詞、代詞、形容詞都有六個格。6.姓。7.推究:格物。8.打:格斗。格殺。[gē]形容某些碰擊、斷裂聲:格格。格登。
【達】:同“達”。
“巴格達”的相關詞語
* 巴格達的讀音是:bā gé dá,巴格達的意思:巴格達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省首府)巴格達(??????,Baghdad),伊拉克首都,同時也是巴格達省首府,伊斯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巴格達這個名稱來自于波斯語,含義為“神(bagh)的贈賜(dād)”。舊譯“報達”、“八哈塔”。 巴格達跨底格里斯河兩岸,距幼發拉底河僅30多公里,處于東西方的交通要道,鐵路、公路和航空構成陸地和空中的立體運輸,十分便捷。鐵路向北通往敘利亞和土耳其,向南延伸至波斯灣,也是國際東方快車的必經之地。
基本解釋
伊拉克首都。人口450萬(1995年)。公元762年被定為阿拉伯帝國都城,9世紀曾為伊斯蘭教中心。1921年成為首都。全國最大工業中心,有煉油、鋼鐵、水泥等工業。中東重要國際航空站。多清真寺。城南有巴比倫古城遺址,游覽業興盛。辭典解釋
巴格達 (Baghdad) bā gé dá ㄅㄚ ㄍㄜˊ ㄉㄚˊ城市名。位于底格里斯河與其支流狄牙拉河的會流處。為伊拉克首都和進出口貨物的最大集散地。不僅輸出本國產品,伊朗西部的土產大部分亦經此轉運出口,同時也是中東地區重要的航空站。昔為巴比倫帝國的重要城市,所以城內頗多古跡,但在兩伊戰爭的城市戰中,巴格達成為伊朗飛彈攻擊的目標,都市景觀破壞無數,不復當年的盛況。西元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后,市容損毀更為慘烈。
巴格達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省首府)
巴格達(??????,Baghdad),伊拉克首都,同時也是巴格達省首府,伊斯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巴格達這個名稱來自于波斯語,含義為“神(bagh)的贈賜(dād)”。舊譯“報達”、“八哈塔”。巴格達跨底格里斯河兩岸,距幼發拉底河僅30多公里,處于東西方的交通要道,鐵路、公路和航空構成陸地和空中的立體運輸,十分便捷。鐵路向北通往敘利亞和土耳其,向南延伸至波斯灣,也是國際東方快車的必經之地。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緊貼:爬山虎巴在墻上。3.粘住:粥巴了鍋了。4.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巴。5.挨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張開:巴著眼瞧。天氣干燥,桌子都巴縫兒啦。7.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8.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9.姓。10.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符號bar。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100萬達因作用力,壓強就是1巴,合100000帕。從前氣象學上多用毫巴,現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格】:[gé]1.格子:方格紙。把字寫在格兒里。四格兒的書架。2.規格;格式:品格。格律。合格。別具一格。3.品質;風度:人格。風格。性格。4.阻礙;限制:格于成例。5.某些語言中名詞(有的包括代詞、形容詞)的語法范疇,用詞尾變化來表示它和別的詞之間的語法關系。例如俄語的名詞、代詞、形容詞都有六個格。6.姓。7.推究:格物。8.打:格斗。格殺。[gē]形容某些碰擊、斷裂聲:格格。格登。
【達】:同“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