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體的讀音 巴氏體的意思
辭典解釋巴氏體 bā shì tǐ 細胞遺傳學上指人類的皮膚或口腔黏膜等細胞,用特殊方法染色,正常女性的細胞核內有一深色的小點,稱為「巴氏體」。男性則無。巴氏體的數目比x染色體少一,可借此推測細胞內x染色體的數目是否正常。也譯作「巴爾氏體」。 觸覺末梢器官之一。存在于皮下、黏膜及身體各部位中。為十九世紀義大利解剖學家巴希尼(Pacini)?所發現,故稱為「巴氏體」。也譯作「帕希尼體」。
- 巴
- 氏
- 體
“巴氏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ā shì tǐ]
- 漢字注音:
- ㄅㄚ ㄕˋ ㄊㄧˇ
- 簡繁字形:
- 巴氏體
- 是否常用:
- 否
“巴氏體”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巴氏體 bā shì tǐ ㄅㄚ ㄕˋ ㄊㄧˇ 細胞遺傳學上指人類的皮膚或口腔黏膜等細胞,用特殊方法染色,正常女性的細胞核內有一深色的小點,稱為「巴氏體」。男性則無。巴氏體的數目比x染色體少一,可借此推測細胞內x染色體的數目是否正常。也譯作「巴爾氏體」。
觸覺末梢器官之一。存在于皮下、黏膜及身體各部位中。為十九世紀義大利解剖學家巴希尼(Pacini)?所發現,故稱為「巴氏體」。也譯作「帕希尼體」。
網絡解釋
“巴氏體”的單字解釋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緊貼:爬山虎巴在墻上。3.粘住:粥巴了鍋了。4.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巴。5.挨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張開:巴著眼瞧。天氣干燥,桌子都巴縫兒啦。7.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8.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9.姓。10.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符號bar。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100萬達因作用力,壓強就是1巴,合100000帕。從前氣象學上多用毫巴,現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氏】:[shì]1.姓(張氏是“姓張的”):張氏兄弟。2.舊時放在已婚婦女的姓后,通常在父姓前再加夫姓,作為稱呼:趙王氏(夫姓趙,父姓王)。3.對名人專家的稱呼:顧氏(顧炎武)《日知錄》。攝氏溫度計。達爾文氏。4.用在親屬關系字的后面稱自己的親屬:舅氏(母舅)。母氏。5.姓。[zhī]見〖月氏〗。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巴氏體”的相關詞語
* 巴氏體的讀音是:bā shì tǐ,巴氏體的意思:辭典解釋巴氏體 bā shì tǐ 細胞遺傳學上指人類的皮膚或口腔黏膜等細胞,用特殊方法染色,正常女性的細胞核內有一深色的小點,稱為「巴氏體」。男性則無。巴氏體的數目比x染色體少一,可借此推測細胞內x染色體的數目是否正常。也譯作「巴爾氏體」。 觸覺末梢器官之一。存在于皮下、黏膜及身體各部位中。為十九世紀義大利解剖學家巴希尼(Pacini)?所發現,故稱為「巴氏體」。也譯作「帕希尼體」。
辭典解釋
巴氏體 bā shì tǐ ㄅㄚ ㄕˋ ㄊㄧˇ細胞遺傳學上指人類的皮膚或口腔黏膜等細胞,用特殊方法染色,正常女性的細胞核內有一深色的小點,稱為「巴氏體」。男性則無。巴氏體的數目比x染色體少一,可借此推測細胞內x染色體的數目是否正常。也譯作「巴爾氏體」。
觸覺末梢器官之一。存在于皮下、黏膜及身體各部位中。為十九世紀義大利解剖學家巴希尼(Pacini)?所發現,故稱為「巴氏體」。也譯作「帕希尼體」。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緊貼:爬山虎巴在墻上。3.粘住:粥巴了鍋了。4.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巴。5.挨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張開:巴著眼瞧。天氣干燥,桌子都巴縫兒啦。7.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8.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9.姓。10.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符號bar。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100萬達因作用力,壓強就是1巴,合100000帕。從前氣象學上多用毫巴,現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氏】:[shì]1.姓(張氏是“姓張的”):張氏兄弟。2.舊時放在已婚婦女的姓后,通常在父姓前再加夫姓,作為稱呼:趙王氏(夫姓趙,父姓王)。3.對名人專家的稱呼:顧氏(顧炎武)《日知錄》。攝氏溫度計。達爾文氏。4.用在親屬關系字的后面稱自己的親屬:舅氏(母舅)。母氏。5.姓。[zhī]見〖月氏〗。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