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夏后氏的讀音 夏后氏的意思

    夏后氏 夏后氏,為我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君主的氏稱,夏朝王族以國為氏,為夏后氏,簡稱夏。先秦時代姓、氏含義不同,夏后氏為姒姓。華夏族即漢民族最早的稱呼——夏族,也是起源于夏后。先秦《列子·黃帝篇》記載:“庖犧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圣之德。”后人常常將他們連在一起說成是人類的始祖。 后字的含義變化:1、早期都是指君主(由司而來,高于司),商代是后和王字換用,《說文解字》說“后者君也”。2、西周時期周王稱天子,后字則用于指王妻,太后即老王的妻。3、現代推行簡化字,而且日常文化不用“后”字,因此“後”簡寫為“后”,主要指“後”了。 據《竹書紀年》載,夏代多位君主稱呼前冠以“后”字,如“后啟”、“后相”、“后羿”、“后少康”、“后芬”、“后荒(芒)”、“后泄”、“后昊”、“后發”、“后桀”,據此推斷,此“后”字在夏代當與“君”、“王”同義。“夏后“氏即“夏王” 之義。
    • xià
    • hòu
    • shì

    “夏后氏”的讀音

    拼音讀音
    [xià hòu shì]
    漢字注音:
    ㄒㄧㄚˋ ㄏㄡˋ ㄕ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夏后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夏后氏 Xiàhòushì

    [the Xia Danasty set up by king Yu] 指禹建立的夏王朝。也稱夏后或夏氏

    鉆燧于夏后氏之世。——《韓非子·五蠹》

    辭典解釋

    夏后氏  xià hòu shì  ㄒㄧㄚˋ ㄏㄡˋ ㄕˋ  

    夏禹的別名。參見「夏禹」條。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夏后氏興,業峻鴻績。」

    夏朝的別名。參見「夏朝」條。
    《呂氏春秋.季夏紀.音律》:「夏后氏孔甲田于東陽萯山 。」

    網絡解釋

    夏后氏

    夏后氏,為我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君主的氏稱,夏朝王族以國為氏,為夏后氏,簡稱夏。先秦時代姓、氏含義不同,夏后氏為姒姓。華夏族即漢民族最早的稱呼——夏族,也是起源于夏后。先秦《列子·黃帝篇》記載:“庖犧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圣之德。”后人常常將他們連在一起說成是人類的始祖。
    后字的含義變化:1、早期都是指君主(由司而來,高于司),商代是后和王字換用,《說文解字》說“后者君也”。2、西周時期周王稱天子,后字則用于指王妻,太后即老王的妻。3、現代推行簡化字,而且日常文化不用“后”字,因此“後”簡寫為“后”,主要指“後”了。
    據《竹書紀年》載,夏代多位君主稱呼前冠以“后”字,如“后啟”、“后相”、“后羿”、“后少康”、“后芬”、“后荒(芒)”、“后泄”、“后昊”、“后發”、“后桀”,據此推斷,此“后”字在夏代當與“君”、“王”同義。“夏后“氏即“夏王” 之義。
    夏后氏

    “夏后氏”的單字解釋

    】: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1.方位詞。在背面的(指空間,跟“前”相對):后門。村前村后。2.方位詞。未來的;較晚的(指時間,跟“前、先”相對):后天。日后。后輩。先來后到。3.方位詞。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對):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孫等:無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稱君主:商之先后。7.姓。
    】:[shì]1.姓(張氏是“姓張的”):張氏兄弟。2.舊時放在已婚婦女的姓后,通常在父姓前再加夫姓,作為稱呼:趙王氏(夫姓趙,父姓王)。3.對名人專家的稱呼:顧氏(顧炎武)《日知錄》。攝氏溫度計。達爾文氏。4.用在親屬關系字的后面稱自己的親屬:舅氏(母舅)。母氏。5.姓。[zhī]見〖月氏〗。

    “夏后氏”的相關詞語

    * 夏后氏的讀音是:xià hòu shì,夏后氏的意思:夏后氏 夏后氏,為我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君主的氏稱,夏朝王族以國為氏,為夏后氏,簡稱夏。先秦時代姓、氏含義不同,夏后氏為姒姓。華夏族即漢民族最早的稱呼——夏族,也是起源于夏后。先秦《列子·黃帝篇》記載:“庖犧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圣之德。”后人常常將他們連在一起說成是人類的始祖。 后字的含義變化:1、早期都是指君主(由司而來,高于司),商代是后和王字換用,《說文解字》說“后者君也”。2、西周時期周王稱天子,后字則用于指王妻,太后即老王的妻。3、現代推行簡化字,而且日常文化不用“后”字,因此“後”簡寫為“后”,主要指“後”了。 據《竹書紀年》載,夏代多位君主稱呼前冠以“后”字,如“后啟”、“后相”、“后羿”、“后少康”、“后芬”、“后荒(芒)”、“后泄”、“后昊”、“后發”、“后桀”,據此推斷,此“后”字在夏代當與“君”、“王”同義。“夏后“氏即“夏王” 之義。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