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特哈的讀音 布特哈的意思
布特哈 清政區名。康熙中以分布于嫩江及其兩岸支流的索倫(今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等*打牲部落編置佐領,設布特哈(滿語,意為“漁獵”;漢譯“打牲處”)總管,駐嫩江西岸宜臥奇(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布
- 特
- 哈
“布特哈”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ù tè hā]
- 漢字注音:
- ㄅㄨˋ ㄊㄜˋ ㄏㄚ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布特哈”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布特哈 bù tè hā ㄅㄨˋ ㄊㄜˋ ㄏㄚ 地名。在嫩江省龍江縣東北。
網絡解釋
布特哈
清政區名。康熙中以分布于嫩江及其兩岸支流的索倫(今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等*打牲部落編置佐領,設布特哈(滿語,意為“漁獵”;漢譯“打牲處”)總管,駐嫩江西岸宜臥奇(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布特哈”的單字解釋
【布】:1.用棉、麻等織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布。麻布。花布。粗布。布鞋。買一塊布。2.古代的一種錢幣。3.姓。4.宣告;宣布:發布。公布。布告。開誠布公。5.散布;分布:陰云密布。鐵路公路遍布全國。6.布置:布局。布防。布下天羅地網。
【特】:1.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特殊。特色。特產。特權。特性。特征。特需。特技。特務。特區。特價。特例。特效。2.單,單一:特為(wèi)。特設。特地。特惠。特輯。特使。特赦。特約。3.只,但:不特如此。“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4.三歲的獸,一說四歲的獸:“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特兮!”5.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馬和雄性的牲畜。6.配偶,匹配:“不因舊姻,求爾新特”。
【哈】:[hā]1.張口呼氣:哈氣。2.擬聲詞。笑聲:哈哈大笑。3.嘆詞。表示滿意:哈!試驗成功了。4.稍微彎著(腰):哈腰。[hǎ]姓。[hà]〔哈士蟆〕滿語音譯詞。也譯作哈什螞。兩棲動物。蛙的一種。體長6—7厘米,背面土黃色,有黃色和紅色斑點。分布于中國東北、西北等地。干燥體和雌蛙輸卵管的干制品,中醫用作養陰藥。
“布特哈”的相關詞語
* 布特哈的讀音是:bù tè hā,布特哈的意思:布特哈 清政區名。康熙中以分布于嫩江及其兩岸支流的索倫(今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等*打牲部落編置佐領,設布特哈(滿語,意為“漁獵”;漢譯“打牲處”)總管,駐嫩江西岸宜臥奇(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辭典解釋
布特哈 bù tè hā ㄅㄨˋ ㄊㄜˋ ㄏㄚ地名。在嫩江省龍江縣東北。
布特哈
清政區名。康熙中以分布于嫩江及其兩岸支流的索倫(今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等*打牲部落編置佐領,設布特哈(滿語,意為“漁獵”;漢譯“打牲處”)總管,駐嫩江西岸宜臥奇(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布】:1.用棉、麻等織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布。麻布。花布。粗布。布鞋。買一塊布。2.古代的一種錢幣。3.姓。4.宣告;宣布:發布。公布。布告。開誠布公。5.散布;分布:陰云密布。鐵路公路遍布全國。6.布置:布局。布防。布下天羅地網。
【特】:1.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特殊。特色。特產。特權。特性。特征。特需。特技。特務。特區。特價。特例。特效。2.單,單一:特為(wèi)。特設。特地。特惠。特輯。特使。特赦。特約。3.只,但:不特如此。“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4.三歲的獸,一說四歲的獸:“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特兮!”5.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馬和雄性的牲畜。6.配偶,匹配:“不因舊姻,求爾新特”。
【哈】:[hā]1.張口呼氣:哈氣。2.擬聲詞。笑聲:哈哈大笑。3.嘆詞。表示滿意:哈!試驗成功了。4.稍微彎著(腰):哈腰。[hǎ]姓。[hà]〔哈士蟆〕滿語音譯詞。也譯作哈什螞。兩棲動物。蛙的一種。體長6—7厘米,背面土黃色,有黃色和紅色斑點。分布于中國東北、西北等地。干燥體和雌蛙輸卵管的干制品,中醫用作養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