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見的讀音 引見的意思
引見 舊時皇帝接見臣下或外賓,須由官員引領,叫“引見”。清制,京官在五品以下,外官在四品以下,由于初次任用、京察、保舉、學習期滿留用等,均須朝見皇帝一次,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引見。
- 引
- 見
“引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n jiàn]
- 漢字注音:
- ㄧㄣˇ ㄐㄧㄢˋ
- 簡繁字形:
- 引見
- 是否常用:
- 否
“引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引見 yǐnjiàn
[introduce;present] 引導入見
大使被引見總統
辭典解釋
引見 yǐn jiàn ㄧㄣˇ ㄐㄧㄢˋ 介紹、相見。
《漢書.卷九三.佞幸傳.董賢傳》:「太皇太后召大司馬賢,引見東廂,問以喪事調度。」
《西游記.第八回》:「老兄,菩薩在那里?累煩你引見一引見。」
引導入見天子。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今禮部侍郎徐基所薦之莊尚志,著于初六日入朝引見,以光大典。」
《紅樓夢.第二回》:「皇上因恤先臣,即時令長子襲官外,問還有幾子,立刻引見,遂額外賜了這政老爹一個主事之銜。」
網絡解釋
引見
舊時皇帝接見臣下或外賓,須由官員引領,叫“引見”。清制,京官在五品以下,外官在四品以下,由于初次任用、京察、保舉、學習期滿留用等,均須朝見皇帝一次,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引見。
“引見”的單字解釋
【引】:1.拉,伸:引力。引頸。引而不發。引吭高歌。2.領,招來:引見。引子。引言。引導。引薦。拋磚引玉。3.拿來做證據、憑據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卻:引退。引避。5.舊時長度單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車的繩索:發引(出殯)。
【見】:[jiàn]1.看見;看到。2.謁見;拜見。3.見面;會見。4.指接見。5.遇到;接觸。6.見解;見識。7.引申為主意,辦法。8.知道;覺得。9.引申為辨別。10.聽說;聽見;聽到。11.比試;較量。12.預料;想見。13.希望;打算。14.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被動。相當於被,受到。15.用在動詞前面,稱代自己。16.助詞。表示動作持續。17.用在動詞後面。表示結果。18.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謙抑、客套。19.用在表示長寬、體積等數量詞後面。表示約數。20.方言。猶每。[xiàn]1.“現”的古字。顯現;顯露。2.“現”的古字。顯示;表示。3.“現”的古字。現在。4.“現”的古字。現成。5.介紹;薦舉。6.進獻。
“引見”的相關詞語
* 引見的讀音是:yǐn jiàn,引見的意思:引見 舊時皇帝接見臣下或外賓,須由官員引領,叫“引見”。清制,京官在五品以下,外官在四品以下,由于初次任用、京察、保舉、學習期滿留用等,均須朝見皇帝一次,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引見。
基本解釋
引見 yǐnjiàn
[introduce;present] 引導入見
大使被引見總統
辭典解釋
引見 yǐn jiàn ㄧㄣˇ ㄐㄧㄢˋ介紹、相見。
《漢書.卷九三.佞幸傳.董賢傳》:「太皇太后召大司馬賢,引見東廂,問以喪事調度。」
《西游記.第八回》:「老兄,菩薩在那里?累煩你引見一引見。」
引導入見天子。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今禮部侍郎徐基所薦之莊尚志,著于初六日入朝引見,以光大典。」
《紅樓夢.第二回》:「皇上因恤先臣,即時令長子襲官外,問還有幾子,立刻引見,遂額外賜了這政老爹一個主事之銜。」
引見
舊時皇帝接見臣下或外賓,須由官員引領,叫“引見”。清制,京官在五品以下,外官在四品以下,由于初次任用、京察、保舉、學習期滿留用等,均須朝見皇帝一次,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引見。【引】:1.拉,伸:引力。引頸。引而不發。引吭高歌。2.領,招來:引見。引子。引言。引導。引薦。拋磚引玉。3.拿來做證據、憑據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卻:引退。引避。5.舊時長度單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車的繩索:發引(出殯)。
【見】:[jiàn]1.看見;看到。2.謁見;拜見。3.見面;會見。4.指接見。5.遇到;接觸。6.見解;見識。7.引申為主意,辦法。8.知道;覺得。9.引申為辨別。10.聽說;聽見;聽到。11.比試;較量。12.預料;想見。13.希望;打算。14.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被動。相當於被,受到。15.用在動詞前面,稱代自己。16.助詞。表示動作持續。17.用在動詞後面。表示結果。18.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謙抑、客套。19.用在表示長寬、體積等數量詞後面。表示約數。20.方言。猶每。[xiàn]1.“現”的古字。顯現;顯露。2.“現”的古字。顯示;表示。3.“現”的古字。現在。4.“現”的古字。現成。5.介紹;薦舉。6.進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