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丸黑子的讀音 彈丸黑子的意思
【解釋】比喻極小。亦作“彈丸黑志”。【出處】語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地惟黑子,城猶彈丸。”【示例】名都大邑,所向皆破,而吾桐獨完,桐小縣,僅~。 ◎清·戴名世《自序》
- 彈
- 丸
- 黑
- 子
“彈丸黑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n wán hēi zǐ]
- 漢字注音:
- ㄉㄢˋ ㄨㄢˊ ㄏㄟ ㄗˇ
- 簡繁字形:
- 彈丸黑子
- 是否常用:
- 否
“彈丸黑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彈丸黑志"。 2.喻極小。語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地惟黑子,城猶彈丸。"
網絡解釋
【解釋】比喻極小。亦作“彈丸黑志”。
【出處】語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地惟黑子,城猶彈丸。”
【示例】名都大邑,所向皆破,而吾桐獨完,桐小縣,僅~。 ◎清·戴名世《自序》
“彈丸黑子”的單字解釋
【彈】:[dàn]1.彈弓。2.彈丸。後亦指槍彈、炮彈、炸彈等。3.圓形的果實。4.禽鳥的蛋。5.但,只管。[tán]1.用彈丸射擊。2.引申為射死,槍殺。3.搖動;轉動。4.由於一物的彈性作用使另一物射出去。5.凸出,瞪。6.用手指撥弄琴弦。7.引申為琴曲。8.彈擊;叩打。9.割開,挑破。10.揮灑(淚水)。11.在天平上撥動準星。謂稱量。12.彈劾。13.引申為譏訕、指摘。14.繩索。
【丸】:1.小而呈球形的東西:彈丸。2.中成藥劑型之一。按規定處方,將藥物粉碎成細粉,加適宜的黏合劑做成圓球形制品,可分蜜丸、水丸、糊丸等。
【黑】:1.像煤或墨的顏色(跟“白”相對):黑板。黑白分明。白紙黑字。臉都曬黑了。2.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3.夜晚;黑夜:摸黑兒。起早貪黑。4.秘密;非法的;不公開的:黑市。黑話。黑戶。黑社會。5.壞;狠毒:黑心腸。這種人心太黑。6.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彈丸黑子”的相關詞語
* 彈丸黑子的讀音是:dàn wán hēi zǐ,彈丸黑子的意思:【解釋】比喻極小。亦作“彈丸黑志”。【出處】語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地惟黑子,城猶彈丸。”【示例】名都大邑,所向皆破,而吾桐獨完,桐小縣,僅~。 ◎清·戴名世《自序》
基本解釋
1.亦作"彈丸黑志"。 2.喻極小。語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地惟黑子,城猶彈丸。"【解釋】比喻極小。亦作“彈丸黑志”。
【出處】語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地惟黑子,城猶彈丸。”
【示例】名都大邑,所向皆破,而吾桐獨完,桐小縣,僅~。 ◎清·戴名世《自序》
【彈】:[dàn]1.彈弓。2.彈丸。後亦指槍彈、炮彈、炸彈等。3.圓形的果實。4.禽鳥的蛋。5.但,只管。[tán]1.用彈丸射擊。2.引申為射死,槍殺。3.搖動;轉動。4.由於一物的彈性作用使另一物射出去。5.凸出,瞪。6.用手指撥弄琴弦。7.引申為琴曲。8.彈擊;叩打。9.割開,挑破。10.揮灑(淚水)。11.在天平上撥動準星。謂稱量。12.彈劾。13.引申為譏訕、指摘。14.繩索。
【丸】:1.小而呈球形的東西:彈丸。2.中成藥劑型之一。按規定處方,將藥物粉碎成細粉,加適宜的黏合劑做成圓球形制品,可分蜜丸、水丸、糊丸等。
【黑】:1.像煤或墨的顏色(跟“白”相對):黑板。黑白分明。白紙黑字。臉都曬黑了。2.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3.夜晚;黑夜:摸黑兒。起早貪黑。4.秘密;非法的;不公開的:黑市。黑話。黑戶。黑社會。5.壞;狠毒:黑心腸。這種人心太黑。6.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