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駁的讀音 彈駁的意思
彈駁 詞語解釋 (1).彈劾駁斥。《三國志·魏志·曹爽傳》“皆伏誅,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謐 為人外似疎略,而內多忌。其在臺閣,數有所彈駁,臺中患之,事不得行。”《魏書·李冏傳》:“ 冏 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 高祖 ,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2).猶指摘。 沙汀 《淘金記》二十:“‘二爸他們當事的時候,哪里像這樣呀!’寡婦說,有點感慨萬端。‘他哥子哪還有彈駁的!’”
- 彈
- 駁
“彈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án bó]
- 漢字注音:
- ㄊㄢˊ ㄅㄛˊ
- 簡繁字形:
- 彈駁
- 是否常用:
- 否
“彈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彈駁"。彈劾駁斥。 2.猶指摘。 辭典解釋
彈駁 tán bó ㄊㄢˊ ㄅㄛˊ 彈劾駁斥。
《魏書.卷三六.李順傳》:「冏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網絡解釋
彈駁
詞語解釋
(1).彈劾駁斥。《三國志·魏志·曹爽傳》“皆伏誅,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謐 為人外似疎略,而內多忌。其在臺閣,數有所彈駁,臺中患之,事不得行。”《魏書·李冏傳》:“ 冏 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 高祖 ,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2).猶指摘。 沙汀 《淘金記》二十:“‘二爸他們當事的時候,哪里像這樣呀!’寡婦說,有點感慨萬端。‘他哥子哪還有彈駁的!’”
“彈駁”的單字解釋
【彈】:[dàn]1.彈弓。2.彈丸。後亦指槍彈、炮彈、炸彈等。3.圓形的果實。4.禽鳥的蛋。5.但,只管。[tán]1.用彈丸射擊。2.引申為射死,槍殺。3.搖動;轉動。4.由於一物的彈性作用使另一物射出去。5.凸出,瞪。6.用手指撥弄琴弦。7.引申為琴曲。8.彈擊;叩打。9.割開,挑破。10.揮灑(淚水)。11.在天平上撥動準星。謂稱量。12.彈劾。13.引申為譏訕、指摘。14.繩索。
【駁】:1.說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旁人的意見:批駁。駁斥。駁倒(dǎo)。反駁。駁論。駁議。2.顏色不純夾雜著別的顏色:斑駁。駁雜。3.大批貨物用船分載轉運:駁運。駁船(轉運用的小船。亦作“撥船”)。
“彈駁”的相關詞語
* 彈駁的讀音是:tán bó,彈駁的意思:彈駁 詞語解釋 (1).彈劾駁斥。《三國志·魏志·曹爽傳》“皆伏誅,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謐 為人外似疎略,而內多忌。其在臺閣,數有所彈駁,臺中患之,事不得行。”《魏書·李冏傳》:“ 冏 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 高祖 ,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2).猶指摘。 沙汀 《淘金記》二十:“‘二爸他們當事的時候,哪里像這樣呀!’寡婦說,有點感慨萬端。‘他哥子哪還有彈駁的!’”
基本解釋
1.亦作"彈駁"。彈劾駁斥。 2.猶指摘。辭典解釋
彈駁 tán bó ㄊㄢˊ ㄅㄛˊ彈劾駁斥。
《魏書.卷三六.李順傳》:「冏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彈駁
詞語解釋(1).彈劾駁斥。《三國志·魏志·曹爽傳》“皆伏誅,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謐 為人外似疎略,而內多忌。其在臺閣,數有所彈駁,臺中患之,事不得行。”《魏書·李冏傳》:“ 冏 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 高祖 ,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2).猶指摘。 沙汀 《淘金記》二十:“‘二爸他們當事的時候,哪里像這樣呀!’寡婦說,有點感慨萬端。‘他哥子哪還有彈駁的!’”
【彈】:[dàn]1.彈弓。2.彈丸。後亦指槍彈、炮彈、炸彈等。3.圓形的果實。4.禽鳥的蛋。5.但,只管。[tán]1.用彈丸射擊。2.引申為射死,槍殺。3.搖動;轉動。4.由於一物的彈性作用使另一物射出去。5.凸出,瞪。6.用手指撥弄琴弦。7.引申為琴曲。8.彈擊;叩打。9.割開,挑破。10.揮灑(淚水)。11.在天平上撥動準星。謂稱量。12.彈劾。13.引申為譏訕、指摘。14.繩索。
【駁】:1.說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旁人的意見:批駁。駁斥。駁倒(dǎo)。反駁。駁論。駁議。2.顏色不純夾雜著別的顏色:斑駁。駁雜。3.大批貨物用船分載轉運:駁運。駁船(轉運用的小船。亦作“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