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宗的讀音 律宗的意思
律宗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律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發源地是陜西西安凈業寺。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實際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復因道宣住終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稱。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也稱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實踐;戒相是戒的表現或規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該宗的主要學說是戒體論。戒體是受戒弟子從師受戒時所發生而領受在自心的法體。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論。
- 律
- 宗
“律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ǜ zōng]
- 漢字注音:
- ㄌㄩˋ ㄗㄨㄙ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律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中國佛教派別之一,唐釋道宣所創,以持戒律為主,謂戒律為佛教之根本,解脫之要道,故稱。 辭典解釋
律宗 lǜ zōng ㄌㄩˋ ㄗㄨㄥ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以研習及傳持戒律為主的宗派。可分成三系:一是道宣所傳的南山宗。二是法礪所傳的相部宗。三是懷素所傳的東塔宗。后來相部、東塔兩系逐漸衰微,只南山一系傳承獨盛,所以后來所謂的律宗,多指南山律宗。
德語 Risshū (jap. Schule des Buddhismus)? (Eig, Buddh)?
網絡解釋
律宗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
律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發源地是陜西西安凈業寺。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實際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復因道宣住終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稱。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也稱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實踐;戒相是戒的表現或規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該宗的主要學說是戒體論。戒體是受戒弟子從師受戒時所發生而領受在自心的法體。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論。
“律宗”的單字解釋
【律】:1.法律;規則:定律。規律。紀律。2.我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把樂音分為六律和六呂,合稱十二律。3.舊詩的一種體裁:五律。七律。排律。參看〖律詩〗。4.約束:律己。律人。自律。5.姓。
【宗】:1.祖宗:列祖列宗。2.家族;同一家族的:同宗。宗兄。3.宗派;派別:正宗。禪宗。4.宗旨:開宗明義。萬變不離其宗。5.在學術或文藝上效法:他的唱功宗的是梅派。6.為眾人所師法的人物:文宗。一代詞宗。7.用于事情、貨物、款項等:一宗心事。大宗款項。8.姓。9.西藏地區舊行政區劃單位,大致相當于縣。
“律宗”的相關詞語
* 律宗的讀音是:lǜ zōng,律宗的意思:律宗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律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發源地是陜西西安凈業寺。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實際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復因道宣住終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稱。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也稱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實踐;戒相是戒的表現或規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該宗的主要學說是戒體論。戒體是受戒弟子從師受戒時所發生而領受在自心的法體。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論。
基本解釋
中國佛教派別之一,唐釋道宣所創,以持戒律為主,謂戒律為佛教之根本,解脫之要道,故稱。辭典解釋
律宗 lǜ zōng ㄌㄩˋ ㄗㄨㄥ中國佛教宗派之一。以研習及傳持戒律為主的宗派。可分成三系:一是道宣所傳的南山宗。二是法礪所傳的相部宗。三是懷素所傳的東塔宗。后來相部、東塔兩系逐漸衰微,只南山一系傳承獨盛,所以后來所謂的律宗,多指南山律宗。
德語 Risshū (jap. Schule des Buddhismus)? (Eig, Buddh)?
律宗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
律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發源地是陜西西安凈業寺。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實際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復因道宣住終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稱。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也稱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實踐;戒相是戒的表現或規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該宗的主要學說是戒體論。戒體是受戒弟子從師受戒時所發生而領受在自心的法體。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論。
【律】:1.法律;規則:定律。規律。紀律。2.我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把樂音分為六律和六呂,合稱十二律。3.舊詩的一種體裁:五律。七律。排律。參看〖律詩〗。4.約束:律己。律人。自律。5.姓。
【宗】:1.祖宗:列祖列宗。2.家族;同一家族的:同宗。宗兄。3.宗派;派別:正宗。禪宗。4.宗旨:開宗明義。萬變不離其宗。5.在學術或文藝上效法:他的唱功宗的是梅派。6.為眾人所師法的人物:文宗。一代詞宗。7.用于事情、貨物、款項等:一宗心事。大宗款項。8.姓。9.西藏地區舊行政區劃單位,大致相當于縣。